-
實現“雙碳”目標,建筑業無疑是最難攻克的堡壘之一。目前公認的結論是,建筑領域是我國能源消耗的三大領域之一,也是重要的碳排放源。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等發布的《2022中國建筑能耗與碳排放研究報告》介紹,20 ...
2023-5-26 09:42
-
5月23日,海洋負排放粵港澳創新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學術研討會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舉行。海洋是自然界最大的碳庫,促進海洋碳匯發展、開發海洋負排放潛力,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路徑。作為珠三角城市中海洋面積最大 ...
2023-5-24 16:00
-
能源替代在碳中和產業鏈中,前端能源替代是指加強能源結構的調整,用低碳替代高碳、清潔能源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人類活動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源于化石燃料消費,使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可 ...
2023-5-24 15:58
-
1.碳中和實現路徑根據我國碳排放產業的分布,碳排放大部分是來自于發電和工業端,其次是交通行業,而農業與商業占比較少。實現碳中和的路徑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可避免的排放和不可避免的排放。在可避免的方向上,國 ...
2023-5-24 15:57
-
分區域來看,我國碳排放量呈現“三分天下”格局,即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達區域的碳排放量占三分之一,黃河流域九省份占三分之一,其他地區占三分之一。由此可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黃 ...
2023-5-24 15:56
-
按省區來看,我國碳排放量前四的省份分別是山東、河北、江蘇和內蒙古,均在7億噸以上,四省份排放總量占全國的31.7%。碳排放量最低的三個省份依次為海南,青海和北京,均在1億噸以下。由此可見,國內未來碳排放相關 ...
2023-5-24 15:56
-
從各行業碳排放貢獻來看,能源生產行業碳排放占比最高,占比50%,且呈逐年上漲趨勢;重工業碳排放次之,占比33%。由此可見,能源生產行業和重工業的碳排放占比超過了80%,是未來低碳轉型發展的重點。輕工業和高新技 ...
2023-5-24 15:55
-
總體來看,我國碳排放量的增長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91—2001):平緩增長階段。從1991年至2001年加入WTO,全國碳排放量從22.4億噸增長至33億噸,排放總量增加了34%,年均增速3.8%。第二階段(2002—2012 ...
2023-5-24 15:54
-
1、國內碳排放量我國工業發展相較歐美發達國家起步較晚,目前歐美大部分國家已經發展成為發達國家,而我國仍是處于發展中的發展中國家,因此我國經濟發展仍需要大量的煤炭能源消耗,碳排放量仍在增長。2020年,全球 ...
2023-5-24 15:53
-
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影響,世界各地區碳排放量普遍減少,全球碳排放量下降至322.8億噸,同比下降6.1%。1、全球碳排放量21世紀以來,全球碳排放量增長迅速,2000-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40%。據英國石油 ...
2023-5-24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