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在今年全國人大記者會上指出,要通過試點示范,建立適合我們國家自己的污染治理的技術體系,逐步推動土壤污染的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土十條”有望于下半年出臺。
相比看得見的空氣、水體污染,大地之下難以察覺的土壤污染亟需“療傷”。
2014年環保部、國土部聯合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指出,我國工業、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
問題突出,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
治理土壤污染作為我國向污染宣戰的三大行動之一,在國家“氣十條”、“水十條”相繼頒布后,已納入決策層規劃。環保部在今年全國人大記者會上指出,要通過試點示范,建立適合我們國家自己的污染治理的技術體系,逐步推動土壤污染的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土十條”有望于下半年出臺。
近年來,土壤修復作為環保產業的“新寵”開始蓬勃發展,廣東部分地區在試點探索土壤修復中成效初顯。各種修復手段如何來撫平人類污染對土壤的創傷,土壤修復產業又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筆者近日隨環保部門人士走訪了省內幾個典型試點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