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日前宣布,國家能源互聯網+行動計劃即將制定,力爭三個月左右完成。有人預言,“互聯網+能源”將成為股市的下一個風口,顛覆性的改變令投資者浮想聯翩。
互聯網基因貫穿各個環節
據報道,國內首座數字化熱電廠今年夏天將在
北京投入運營,該電廠將互聯網、大數據技術運用到傳統
電力行業,運用大數據進行生產管理。
“互聯網基因將貫穿電力的各個環節,現在已經有所體現了。”北京國電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佟大力指出,目前,電力裝備智能化改造正在進行,未來建設中重大裝備都是帶有互聯網基因的,電網將全面實現可視化管理。
中
石化日前宣布,借助阿里等企業在云計算、大數據方面的技術優勢,對部分傳統石油
化工業務進行升級,打造多業態的商業服務新模式。
“未來中石化將利用阿里云打通內部信息系統,在大數據提升產油量、統一支付體系、車聯網、電商O2O等方面廣泛合作。”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表示。在此消息發布前,中石化的網上淘寶店已開始了運營,消費者在網上下單,可到指定附近加油站自提貨物。
國網能源研究院首席專家馮慶東表示,能源互聯網在歐美多個國家已經“開花結果”。德國近年來投資1.4億歐元,利用4年時間使得整個能源供應系統實現全面的數字化聯網,以及計算機控制和監測。
種種事實說明,傳統能源企業正以積極的態度擁抱“互聯網+”帶來的新機遇。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更優質、更便捷的服務可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