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綠色金融在國外如何發展?

2015-4-30 08:43 來源: 環境保護 |作者: 蔡英萃

綠色金融概念最早是為規避因環境污染問題所造成的金融風險而提出的。近代發達國家經濟騰飛的時間早,環境污染集中爆發的時間也早,所以環境風險觸發金融風險的現象也是先在歐美發達國家出現的。美國愛河事件(Love Canal Tragedy)及因此誕生的超級基金是環境風險觸發金融風險的經典案例。

愛河是美國紐約州北部的一個居民區。1942年至1953年,Hooker化學工廠及Plastics公司在該區掩埋了大量高毒性及致癌性的化學廢棄物,最后覆上一層黏土層和表土以利植物生長。1953年Hooker化學工廠將掩埋地以一美金的代價賣給紐約市政府,并要求對將來可能發生的災害免除法律責任,隨后該地區經過處理和建設,開發為住宅區,并有九百多戶住戶及一座小學。1976年,附近居民開始抱怨化學異臭味、藥物灼傷、居民生出畸形兒等,接著在地下室、雨水收集管線及花園里均涌出黑色濃漿狀的有害廢棄物,某些地面的下陷逐漸暴露出裝著廢棄物的鐵桶容器及廢棄物本身。1978年,卡特總統宣布此地區進入緊急狀態,紐約州政府將該地區封閉、遷出兩百多戶住戶并關閉學校。由于附近居民持續抗爭以及媒體大幅報導,此事件成為全美甚至全世界皆知的大新聞。為此,美國政府動用了聯邦基金處理這一歷史遺留的環境問題。在這一背景下,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法案《綜合環境響應補償及責任法》(簡稱CERCLA),并建立名為The Hazardous Substance Response Trust Fund的基金,由于數額龐大,該基金被稱為超級基金,該法案也被戲稱為超級基金法案。該法案最具威懾力的地方是認定環境責任具有可追溯性,極大增加了商業企業的環境風險。金融機構如果貸款或投資此類企業,可能會血本無歸,甚至因為承擔連帶責任而背負清償污染的費用。1990年,美國Fleet Financial公司因接受其貸款客戶抵押的治污設備,被法院認為“有削減客戶環境保護能力從而導致環境污染的傾向”,最終被處以罰金。發達國家的銀行關注環境風險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銀行關注環境風險,人們關注的焦點逐漸從規避風險轉向管理風險,探索建立更系統性的金融機構環境與社會風險防控體系。世界銀行及國際金融公司是這類金融機構中的佼佼者。1998年,世界銀行開始制定《污染預防與消除手冊》,完善環境評價程序。2002年,國際金融公司在倫敦組織了一次金融機構環境、社會影響評估的研討會。會后,與會代表都積極支持籌建一個關于項目融資中環境、社會影響評估的框架平臺,赤道原則(the Equator Principles)因此應運而生。2003年6月,花旗銀行、荷蘭銀行等7個不同國家的10家銀行正式達成協議推動赤道原則。赤道原則根據國際金融公司的政策和指南制定,使用了參照國際金融公司的環境和社會篩選程序建立的篩選過程。至今,赤道原則已經歷三次改版,成為被商業銀行最廣泛認可的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工具。
12345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