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誰為中國的水資源負責?

2015-4-28 17:21 來源: 中外對話 |作者: 劉虹橋

江西省吉安市坐落在贛江中游。春節假期的第三天,當人們還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時,一位漁民正在河邊自家的船上宰殺剛捕撈上來的魚。他的身旁還??恐硗馊覞O船,一位婦女正在不遠處洗著衣服。

如果這里不是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的話,眼前這一幕該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畫面啊。就在洗衣婦女一臂之遙的地方,四根黑色的大管子正伸進河中,24小時不間斷地將河水抽送到附近的自來水廠,為吉安市34萬居民提供用水。

停靠在岸邊的船只對面豎立著一個2米高的警示牌,一面寫著“嚴禁船只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俊?,另一面寫著舉報熱線。吉安市所面臨的狀況正是中國水源保護現狀的一個縮影。

2010年,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和衛生部五部門聯合印發了中國首個飲用水資源環境保護計劃——《全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2008-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擬投入580億人民幣解決水源地水質污染、不達標的問題,同時還禁止在水資源保護區內進行任何可能對水資源造成污染的活動。

從環保部的水資源質量調查報告上來看,城市水資源的質量似乎正在穩步提升。2011年,環保部對縣級及縣級以上城市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進行調查,結果顯示11.4%的水源水質不達標。到2014年上半年,這一數字下降到3.8%。

仔細研究環保部不同類型水資源的數據發現,地表水資源的達標率是94.3%,不達標的原因主要是磷、氨和錳含量超標;地下水資源的達標率僅為87.6%,不達標的原因是氨、錳和鐵含量超標。

僅從數據上看,飲用水水質無疑有了顯著提升。但重要的問題是——怎樣才能算是達標?

中國從未發布過具體的“飲用水水源質量標準”。

有業內專家認為,既然沒有明確的針對水源質量的評判標準,那么某地水資源“達標”的結論就模棱兩可。這也就意味著,達標率雖看似不斷提高,但因為中國根本沒有切實有效的標準,這些數字對理解真實的水質并無幫助。

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地表水質共分5級(從I級到V級),I級代表最優水質。與III 級相比, II級水質的判定除了需要檢測水中的高錳酸鹽含量、化學需氧量、氨、汞、鉛、氰化物、揮發酚和石油的含量外,還需要進行其他更嚴格的毒理指標檢測。作為集中式水源,地表水的水質需要達到80種毒理指標要求。

根據相關標準,只有II級水可作為飲用水水源,但環保部的工作人員表示,在實際操作中,水源質量標準與III 級水質標準一致。2015年1月,中外對話同中國水危機一道與環保部飲用水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該工作人員坦言:“實際上,一些飲用水水源只能達到III 級水質的標準。”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王占生表示:“中國達到II級水質的水體并不多,如果嚴格遵守II級水質標準的話,那么估計只有一半的地表水資源達標?!?/div>

一碗毒湯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其重金屬、化合物和其他工業原材料的消耗量和排放量都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近年來的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國主要河流、湖泊和其他水體中,可以檢測到有毒有機污染物。僅在長江和松花江流域,就檢測到了107種有毒有機污染物。

2014年12月,中國中央電視臺報道,南京自來水中檢測出阿莫西林;黃浦江中又檢測出其他抗生素。2014年4月,《中國科學》發表評論文章,提到在中國的河流、湖泊、以及其他天然水體中檢測出158種藥物和個人護理品。

其中包括68種抗生素。2014年,綠色和平組織在長江流域檢測出了環境激素,隨后又在重慶、武漢和南京的飲用水水源中檢測到了全氟辛酸(PFOA)和雙酚A。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曾表示,傳統的三段式水處理程序不能有效應對水源水質的變化。自來水公司需要對水源的處理、生產、管理和維護進行適當的修改。與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不同的標準

不同城市對水質的監測有所不同。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等一些研究機構已經在珠海流域建立起“水資源風險管控機制”。副所長許振成透露,除106項常規指標外,他們還另外檢測了標準要求外的202項指標,包括重金屬、抗生素、環境激素和殺蟲劑等。然而,全國只有少數幾座城市具備這樣的監測能力。

目前, 中央已出臺了一系列解決水資源問題的計劃和措施?!度珖叵滤廴痉乐我巹潱?011-2020年)》計劃投資346.6億元人民幣防治地下水污染,并解決與地下水飲用水有關的環境安全問題。另外兩項計劃同樣將針對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展開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各部門的規劃中都或多或少有一部分內容與飲用水水源保護有關,但主要的監管責任仍在環保部和水利部。

《安全飲用水--中國的艱難長征》由中國水危機和中外對話聯合發表。http://chinawaterrisk.org/notices/chinas-long-march-to-safe-drinking-water/下載中文和英文版本。

翻譯:王寧

劉虹橋,中外對話與“中國水危機”合作的水項目分析師。加入中外對話之前,她供職于中國領先的財經媒體財新《新世紀》周刊和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日報《南方都市報》,并獲多個獎項。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