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日前從市發改委了解到,湖北化纖開發有限公司去年實施
節能技改工程以來,節約標準煤3000余噸,直接增效1000余萬元,還通過湖北省
碳交易平臺賣出
節余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額,獲得收益200余萬元。
作為全國7個碳交易試點之一,湖北省碳交易平臺于去年4月啟動。我市積極組織
電力、
水泥、
化工等領域重點能耗企業參與,年初給企業設定碳排放配額,鼓勵企業通過節能改造
減排,年底
將多余的配額通過碳交易平臺賣出獲利。
湖北華電襄陽發電有限公司、華新水泥公司和湖北金環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被納入全省首批碳排放交易試點,承諾全年碳排放控制在1850萬噸以內。
剛剛出爐的全省首批碳排放交易試點數據顯示,我市被納入碳交易試點企業,有8家減少碳排放23.8萬噸,按目前湖北碳
市場現價計算,“賣碳”的直接收益將超過500萬元。
據悉,我省正在積極探索碳
排放權抵押、質押等金融產品。據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11家試點企業獲得的全年碳排放配額還可以拿到
碳市場融資3億元。
相關鏈接:
2014年4月2日,湖北省碳交易平臺正式啟動,納入碳排放配額管理的企業涉及電力、
鋼鐵、水泥、化工等12個行業,這些行業的碳排放占全省碳排放的35%。
今年2月26日,湖北省碳交易平臺發布消息稱,2014年全省碳排放市場總成交量為1020萬噸,交易額達到2.34億元,成為我國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
目前,湖北省碳交易平臺與3家銀行簽署600億元的中國最大
碳金融授信,由控排企業、
碳資產管理公司、金融機構、個人等市場主體博弈形成價格均衡,使湖北碳交易成交價穩定在21元/噸至
29元/噸之間。湖北已初具中國碳價定價中心雛形。(記者張瑩通訊員徐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