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網數據互聯網公司
在階段,城市各類管網還是處于各自為政的狀態,出于行業或企業自身的利益考慮,管網數據還處于保密狀態,從某方面講也需要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但,如果站在安全和效率的角度來講,前面這種管理方式存在極大的浪費和風險。
筆者在此提出了一個利用網絡地圖來儲存、更新和利用管網數據的想法,那就是建立一個類似管網數據互聯網公司。其實在一些城市有信息管道公司,它們主要負責建設、運營通訊線路,然后出租給有需求的對象;另外,一些發達城市的城建檔案館或城市管理單位都掌握了絕大多數的管網數據,但由于很多“位微數據”在各實際管理部門(燃氣、
電力、水務等),也只能僅供參考。據此,我們可以設想,百度(百度地圖)、阿里巴巴(高德地圖)、騰訊(搜狗地圖)等建立類似的平臺,吸引燃氣、電力、通信等公司上傳數據,再結合GPS,足以滿足安全運營的需求。這之前,早在2014年8月9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與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精準位置服務全面支持燃氣物聯網體系的建設,充分提升我國城鎮燃氣企業的地下管網安全管理水平。
管網數據互聯網公司可以得到以下3個方面收益:
一、整合各類管網數據,提高數據利用價值。特別是在城市公共安全方面,數據的準確性以及獲取的便利性將大幅減少各類管線破壞事故。據估算,國內城市每年因施工造成的地下管線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50億元,間接經濟損失約400億元(數據來源:中國日報網);
二、可以實現基礎數據的整合。在能源互聯網的架構下,各類能源“互聯”不僅僅通過生產源頭或主干管網,這些分布在城市的毛細血管網或許才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那么對與它們相關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整合,對實現能源互聯網有著基礎性的意義;
三、管網數據標準化極大地降低數據生產、更新維護和利用成本。有利于能源、通訊等行業降低運營成本,從根本上講就是得到切實的
節能減排效果。
關于數據安全
問題,從法理上講,我想這不比個人征信的要求更高,應該不是一個太過于擔心的問題。我認為實現起來肯定是有很大難度的,恐怕還是出于部門利益的考慮,可以考慮合伙人制度或股份制,僅是一個設想,這里不做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