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汽車制造業聯盟是一個聯合了12家主要汽車制造商的行業組織。其在發表的聲明中表示,到2030年,“預計汽車尾氣中參與形成臭氧的污染物將降至接近忽略不計的水平”,屆時乘用車在所有臭氧排放源中的貢獻率將僅為百分之一多一點。
“清潔汽車將在
市場站穩腳跟,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購買配有先進排放控制系統的新車,我們將取得更快的進展。”該聯盟表示。
對于未來汽車行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進展,汽車制造業聯盟給出了五點預判:
到2025年,汽車排放控制措施將使乘用車尾氣中的兩類致霾成分——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99.8%。加利福尼亞州針對在該州銷售的1966年車型制定了美國首個汽車尾氣排放標準,隨后美國針對1968年車型制定了全國標準,這一標準由美國聯邦環保局強制執行,且一年比一年嚴格。
汽車制造業減少地面臭氧的速度將快過其他人為排放源。該聯盟說,到2030年,道路車輛排放的碳氫化合物預計將削減大約96%,相比之下,全部人為源排放的碳氫化合物只能減少大約63%。
到2017年,道路車輛對于臭氧前體物的排放貢獻率將從1970年的近30%下降到6.5%。臭氧前體物包括一氧化碳、甲烷、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它們在陽光下可與其他化合物反應,進而生成地面臭氧或霧霾。
到2030年,在向大氣排放的所有致霾污染物中,預計只有3.3%來自機動車排放。
如果不考慮中型和重型卡車,客運車輛排放的致霾污染物占比會更少。到2030年,轎車和輕型卡車尾氣中排放的致霾污染物預計只占所有排放源的1.2%。
在美國銷售的所有轎車和輕型卡車中有77%是由汽車制造商聯盟的成員企業生產的。該聯盟成員包括:寶馬集團、菲亞特克萊斯勒、福特、通用汽車、捷豹路虎、馬自達、梅賽德斯-奔馳(美國)、日本三菱汽車、保時捷、豐田、美國大眾汽車集團和沃爾沃汽車北美分公司。陳丹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