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塔爾建設阿爾卡薩光伏電站、在巴基斯坦攻克大沃風電項目……新能源是國資央企與“一帶一路”合作伙伴展開國際合作的重要領域,加快新能源發展、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是實現能源、環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在此背景下,國資央企積極擴大新能源合作的朋友圈,秉承互利共贏的理念,發揮我國企業的優勢,推動新能源更好、更快地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國資央企新能源產業“走出去”正由點到面,呈現出全品牌、全球化拓展,具有地域覆蓋面廣、合作模式豐富、合作內涵不斷提升等特點,為“一帶一路”合作伙伴供應綠色能源產品,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同時,中國為“一帶一路”合作伙伴應對氣候變化及保障綠色能源供應作出了積極貢獻。
其中,中國鋼研與意大利船級社(RINA)于日前簽約,共同聚焦能源關鍵領域和重大材料技術需求,搭建面向低碳新能源材料研發、評價和工程應用國際合作平臺,提升新能源領域材料技術全生命周期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能力。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對此向記者表示,國資央企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國家隊和主力軍,近年來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路子,紛紛涉足新能源領域,并在能源結構轉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此外,我國在境外的綠色低碳能源投資已經超過傳統能源投資,在技術與人才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推進新能源國際合作可以與其他國家實現優勢互補,推進海外
市場布局優化,積極參與新能源國際標準制定。同時,這也是踐行全球可持續發展倡議,推動發展成果廣泛共享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