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協同推進全面綠色轉型

2025-2-13 09:12 來源: 經濟日報

  2024年,我國綠色發展取得一系列新成績,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占比提高到32.6%,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更多綠色低碳節能設備、產品便利群眾生產生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全面綠色轉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涉及方方面面,必須圍繞這一目標系統部署、不懈努力,“全方位”“全領域”“全地域”推進綠色轉型。

  全方位構建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全面綠色轉型涉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方位變革。綠色生產方式針對生產端,綠色生活方式針對消費端,守住生產和消費兩端,意味著綠色理念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

  形成綠色生產方式,要求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做到“減”“增”結合。“減”在數量,通過設備產品更新換代升級、總量管理和建立健全節約制度,減少對于水、糧食、土地、礦產等各類資源的使用。從重點行業開始推進節能降碳改造,提升減污、降碳協同能力,加強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增”在效率,資源的高效利用疊加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資源利用效率、全要素生產率的大幅提升。近年來,我國綠色低碳循環生產體系不斷健全,截至2023年底,累計培育近5100家綠色工廠、超370家綠色工業園區和超600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形成綠色生活方式,要求推動消費模式綠色轉型,建立以綠色產品為核心的綠色消費體系。通過綠色理念的傳播、社會規范的健全、低碳行動的開展,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在設計、制造、運輸等產品全生命周期各環節中融入綠色理念、健全標準規范、建立監測體系。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高能效家用電器等節能低碳產品,2024年1月至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增長超過三成,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汽車總銷量比重超40%。

  全領域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碳排放與其他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同源性,是“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牛鼻子。要以降碳為總抓手,實現產業結構深度調整、重點行業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創新應用。

  推進產業綠色化和綠色產業化。加快發展綠色低碳導向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上馬。對于傳統行業,要持續推進工藝流程更新升級,推廣節能低碳和清潔生產技術裝備,以產業優化帶動產業綠色化。加快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通過規模化發展提升綠色低碳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

  覆蓋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電力行業、交通運輸業和建筑行業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產業,電力行業應加速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逐步將非化石能源發電轉變為電力系統發電主體;交通運輸行業應著力構建完善的綠色交通運輸體系,推動運輸工具的動力來源清潔化,提升新建設施綠色化智能化水平;建筑行業應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節能節水降碳改造,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級綠色建筑比例。對于有競爭力的綠色低碳企業,應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研發資助力度,鼓勵其參與相關國家科技計劃。對于綠色低碳相關領域的重點項目,應積極引導和規范各類資本參與投資、建設與運營。

  研發和應用綠色低碳前沿技術、先進裝備。全面綠色轉型高度依賴科技創新,需要推進綠色低碳科技革命。應強化應用基礎研究,夯實綠色轉型智力基礎,以政策制度保障顛覆性技術創新所需的創新平臺、耐心資本等,為科研創造條件。加快關鍵技術研發,明確構建技術驅動型的綠色低碳發展路徑。開展創新示范推廣,以點帶面推廣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為先進適用技術提供可復制的商業化路徑。

  全地域發揮綠色資源稟賦優勢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生產要素分布、自然環境條件差別巨大。要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發展實際,堅持統籌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

  因地制宜推進綠色轉型。結合自然資源稟賦,加快西北風電光伏、西南水電、海上風電、沿海核電等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因地制宜開發利用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保障北方地區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進散煤替代、清潔取暖。結合各地實際,明確綠色轉型重點任務、量化目標,堅持先立后破,合理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區域協作構建綠色低碳空間格局。依托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發展戰略,加強區域綠色發展協作,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產業發展上的區位優勢。發揮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開放程度高,海上風電、沿海核電發展優勢,打造世界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群。

  城鄉融合發展優化生態環境。將綠色轉型要求全面落實到城鄉規劃、建設、治理各環節,嚴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保護和修復生態空間。對于人居環境提升空間較大的農村地區,要培育鄉村綠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實施農業農村減排固碳行動。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