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世界經濟
論壇年會上呼吁,各國要加強氣候行動,將2025年作為加速行動之年,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30次締約方大會(COP30)前作出更大承諾和采取更多行動。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長期以來積極推進綠色能源轉型,積累了大量先進做法和經驗。就如何用好關鍵礦產資源,更好推進全球能源轉型等
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可持續能源局局長達里奧·里古提。
記者:近期,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發布了《世界經濟形勢展望2025年版》報告,其中用較大篇幅討論了用好能源轉型關鍵礦產這一問題。同期,歐洲經濟委員會也發布配套情況說明,指出當前世界對于這類礦產的使用遠沒有達到可持續標準,您認為當前世界對于能源轉型關鍵礦產的使用面臨哪些突出問題?
達里奧·里古提:能源轉型關鍵礦產的使用是當前世界面臨的一個熱點問題。當前全球經濟的數字化和綠色轉型加速推進,刺激了對這類礦產的需求。國際能源署發布的《關鍵礦物在清潔能源轉型中的作用》報告預測,如果要實現2050年全球
碳中和目標,到2040年僅能源部門對關鍵礦產的總體需求就要比2020年增加6倍,其中生產新能源電池所需的礦產總體需求將增長33倍,而作為核心元素的鋰、鎳、鈷、錳的需求將分別增長超33倍、140倍、70倍、58倍。有關專家測算,按照《巴黎協定》制定的計劃,來自清潔能源技術的需求在關鍵礦產總需求中的份額將大幅上升,預計要占銅和稀土元素總需求的40%以上、鎳和鈷的60%至70%、鋰的近90%。這一需求增速,是人類歷史中多年未見的。人類上一次能源轉型是從生物燃料轉向化石燃料,當時對化石燃料需求的增速也遠不及當前對關鍵礦產的需求增速迅猛。對化石燃料而言,由于其不可再生,因此經濟活動的燃料總需求量和開采活動有著簡單的線性關系,而由于很多關鍵礦產是可以回收再使用的,因此從規律上看要在最初幾年完成大多數開采活動,這也是目前需求量井噴的重要原因之一。從全球來看,這些關鍵礦產在總儲量上是足夠的,但分布在不同國家和地區,而所有的采礦活動勢必伴隨著環境和社會成本。在上一輪的能源轉型中,我們已經經歷了包括環境和社會成本在內的負外部性,在當前的能源轉型中,要避免重蹈覆轍,防止有關問題影響可持續發展。
記者:由歐洲經濟委員會主導建立的聯合國資源分類框架和資源管理體系是聯合國框架下幫助全世界更好、更負責任地開發使用能源轉型關鍵礦產的重要工具,您如何評價這兩項工具的積極作用?在進一步幫助各國更負責用好有關資源的問題上,聯合國系統將如何發揮更大作用?
達里奧·里古提:聯合國系統有一系列工具用于指導和幫助各國更好更負責地利用能源轉型關鍵礦產,既包括諸如《奧爾胡斯公約》《跨界環境影響評價公約》等各國以簽署公約方式確認的法律工具,也包括更加具體的實操性工具,二者相互協調和補充。資源分類框架和資源管理體系就是兩個重要的實操性工具,前者的最大意義在于統一表述,便于各國在能源轉型關鍵礦產問題上使用同一套語言體系,從而降低協調成本;后者的最大意義是將能源轉型關鍵礦產開采、加工、使用、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活動進行標準規范,防止特定經濟活動環節中出現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另外,由成員國主要推動的工具還有著高度的開放性和延展性,很多歐盟以外以及歐洲經濟委員會成員國范圍之外的國家都以多種方式采納了聯合國資源分類框架。下一階段,聯合國將加大推動落實工作力度,確保有關公約和工具的作用能夠進一步增強影響。
記者:去年,歐洲經濟委員會發布報告強調,當前全球經濟去碳化發展也帶來了各類工業風險。您認為應如何控制關鍵能源轉型中的工業風險,確保其安全可持續?
達里奧·里古提:過去幾年間,能源轉型關鍵礦產的開采、加工、存儲、使用過程發生了多起工業事故,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需要看清的是,工業事故數量之所以增加,主要原因還是能源轉型相關的經濟活動本身大幅增加。為了減少相關工業事故,要加強有關安全標準的制定,為能源轉型關鍵礦產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經濟活動設置相應的安全圍欄。同時,歐洲經濟委員會認為,能源轉型的循環性本質也將減少初級資源開采壓力,提升工業安全水平。例如,與能源轉型關鍵礦產相關的安全風險主要來源之一是尾礦的環境風險,但隨著能源轉型的推進,尾礦在更多情況下將不再是廢棄物,而是新的潛在資源。對尾礦的再利用,將有助于降低其對環境的影響。
記者:去年,聯合國秘書長能源轉型關鍵礦產工作組針對涉及此類礦產的經濟活動制定了7項原則,其中之一就是明確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需要主導涉及有關礦產的全球活動,在當前大國競爭的背景下,您認為多邊主義和全球合作的精神如何貫徹?
達里奧·里古提:聯合國本身是多邊主義機構,通過與各成員國政府打交道推動其采納全球化標準和利用多邊性工具。通過這些措施,能夠讓各國關于能源轉型關鍵礦產的活動更加透明。目前,聯合國資源分類框架不僅被歐盟《關鍵原材料法》確定為執行標準,在歐洲以外還得到了非盟的采納使用;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主辦的亞太地區第三屆能源論壇,也以部長宣言的方式呼吁成員國和利益相關方考慮采納聯合國資源管理體系。通過擴大這些全球標準的采納范圍,涉關鍵礦產的國際互動透明度大大增加,為國際合作創造了有利環境。非盟和亞太地區有眾多相關礦產儲量豐富的發展中國家,采納和使用聯合國有關規范,有助于這些國家豐富自身涉關鍵礦產的產業鏈建設,提升自身在國際供應鏈中的地位,緩解發展不平衡問題。有理由相信,聯合國主導制定標準的推廣,將使各國即使在地緣關系緊張和大國博弈環境下,仍能圍繞能源轉型關鍵礦產開展有效合作,向著可持續發展方向邁出堅實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