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西方的‘氣候虛偽’正在傷害貧窮國家”

2025-2-5 11:21 來源: 央視新聞

進入新年以來,與烏克蘭危機相關的能源供應緊張狀況愈演愈烈。

隨著烏克蘭終止俄羅斯天然氣過境對歐輸送以及美國上屆政府卸任前對俄羅斯石油出口的全面制裁,歐洲能源市場大有再次陷入危機之勢。

然而,在歐洲想盡一切辦法開拓油氣進口渠道、美國油氣產量正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的同時,人們卻注意到了其中的明顯雙標。

有美國媒體日前發表題為《全球南方對氣候問題上的虛偽越來越不滿》的文章指出,在高尚言辭的掩護下,西方國家自私自利的能源政策正在傷害世界上的窮人。

“富國正積極采取行動限制窮國獲取能源”

美國《華盛頓郵報》的文章指出,早在1992年6月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地球峰會上,聯合國就為指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出了一項基本原則:富裕國家要為欠發達國家提供大部分資金和技術,要幫助窮國在不犧牲后者經濟發展道路的前提下應對氣候挑戰。

那么,富裕國家做得怎么樣呢?

“好消息”是窮國排放的溫室氣體仍然很少,被世界銀行列為低收入的26個國家僅占全球排放量的3.5%。然而,這一“成就”讓這些國家的發展抱負付出了巨大代價。

文章舉例說,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尼日利亞5國占世界人口的近30%,但僅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3%。這些國家的領導人認為,過去30年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限制他們對能源的獲取并阻礙他們的發展道路。

文章指出,問題不僅僅在于富國忽視了窮國的困境以及未能提供承諾的資金。正如一些專家所指出的,情況比這更糟糕:富國正積極采取行動限制窮國獲取能源,阻止它們獲得化石燃料項目所需的資金。

美國的油氣產量正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英國正忙于發放開發北海巨大新油田的許可證。然而,這些國家卻在推動停止對海外化石燃料項目的融資。就在挪威從天然氣出口中賺取大量財富的同時,它卻加入了一個團體,一直在游說世界銀行停止為非洲所有天然氣項目提供資金。這種虛偽實在是駭人聽聞。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在1992年通過時,開篇就提到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并在第三條“原則”中對其含義有清晰的闡述:締約方應當在公平的基礎上,根據它們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的能力,為人類當代和后代的利益保護氣候系統。因此,發達國家締約方應當率先對付氣候變化及其不利影響。

從此,“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貫穿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附屬法律文件制定與實施的主線,成為全球氣候談判中的重要原則。換句話說,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發達國家應承擔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量化任務,發展中國家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經濟和消除貧困。

然而,發達國家不僅自身減排不力,而且一直在拖延向發展中國家支付早已承諾的氣候資金。更令人不齒的是,西方富裕國家還大搞雙重標準,通過碳關稅、碳限額等措施,強迫不發達國家在完全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實施能源轉型。

遏制貧窮地區發展就能解決氣候問題?

馬拉維總統查克維拉曾撰文指出,氣候危機已經對非洲造成了不公平的影響,某些富裕國家不僅希望減少援非氣候資金,更糟糕的是,它們還在對非洲強制實施能源轉型。

一些政府和多邊貸款機構禁止為化石燃料基礎設施提供資金,并鼓勵其他國家效仿。這聽起來貌似合乎邏輯,但它排除了通過最清潔的化石燃料——天然氣進行過渡的可能性。西方實施的所謂“能源轉型”只針對貧窮國家,富裕國家幾乎沒有對開發或進口天然氣下達禁令。

分析指出,欠發達國家最緊迫的目標是實現工業化、提高農業生產力以及建設住房和交通基礎設施。實現這些目標不能僅依靠風能和太陽能,更需要便捷又廉價的天然氣。但這恰恰是發達國家竭盡全力試圖無視的一個事實。

馬拉維總統查克維拉指出,當尊重氣候公平和正義這些概念被寫入2015年的《巴黎協定》時,這意味著兩件事:首先,通過化石能源致富的國家有責任更快地減排,以便讓較貧窮的國家實現發展;其次,這些國家也有責任幫助不發達國家適應并非它們創造的不利條件。但試圖全面禁止發展中國家開發使用天然氣的做法表明,西方已經忘記了首要原則。

“如果擁有實施變革最大能力的國家都沒有做到這一點,就不該指望手段較弱的國家能做到。”

專注于能源轉型領域的德國媒體“清潔能源網”此前曾發文警告稱,受能源危機影響,歐洲在聯合國氣候談判中的信譽已變得岌岌可危。歐洲呼吁其他國家采取更多行動減少排放,同時自己卻大肆在全球采購化石燃料,以確保自身能源供應,這無疑構成了氣候問題上的“雙標”。

《華盛頓郵報》文章批評說,歸根結底,富裕的“全球北方”的能源議程是錯誤的,這不僅因為它在道德上的破產,還因為它并未遏制溫室氣體排放。只要這個議程繼續依賴于遏制世界上最貧窮地區的發展,未來就注定會失敗。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