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近日發表題為《全球南方對氣候
問題上的虛偽越來越不滿》的文章,作者是愛德華多·波特。文章摘編如下:
聯合國為指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而提出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富裕國家將為欠發達國家提供大部分資金和技術。富國將幫助窮國在不犧牲后者經濟發展道路的前提下應對氣候挑戰。
那么我們做得怎么樣了呢?可以說,好消息是窮國排放的溫室氣體仍然很少。然而,這一“成就”讓這些國家的發展抱負付出了巨大代價。例如,2019年尼日利亞的人均能耗大約只是美國人均能耗的3%。
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尼日利亞占世界人口的近30%,但僅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3%。這些國家的領導人認為,過去30年來聯合國倡導的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限制他們對能源的獲取并阻礙他們的發展道路。這種看法并非沒有道理。
問題不僅僅在于富國忽視了窮國的困境以及未能提供承諾的資金。正如一些專家所指出的,情況比這更糟糕:富國正積極采取行動限制窮國獲取能源,阻止它們獲得化石燃料項目所需的資金。
這種虛偽駭人聽聞。美國的油氣產量正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英國正忙于發放開發北海巨大新油田的許可證。然而,這些國家卻在推動停止對海外化石燃料項目的融資。就在挪威從天然氣出口中賺取大量財富的同時,它也加入了一個團體,一直在游說世界銀行停止為非洲所有天然氣項目提供資金。
富裕的全球北方國家的能源議程是錯誤的,這不僅因為它在道德上破產,還因為它并未遏制溫室氣體排放。只要這個議程繼續依賴于遏制世界上最貧窮地區的發展,未來就注定會失敗。
欠發達國家最緊迫的目標是實現工業化、提高農業生產力以及建設住房和
交通基礎設施。依靠風能和太陽能來實現這些目標很難,事實上實現這些目標需要獲得便捷、廉價的能源,主要是天然氣。這恰恰是發達國家竭盡全力想無視的一個事實。許多貧窮國家都擁有豐富的天然氣,研究顯示若僅使用天然氣來增加發電,那么產生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會很少。
這對各方來說是一種穩妥的妥協方案。如果世界富裕國家制定的氣候戰略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那么貧窮國家將很難認真加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