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礦證券近日發布非銀金融行業周報:ESG標準日益規范化,應予以高度重視。
以下為研究報告摘要:
政策發力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黨的十九大報告早已強調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綠色成為普遍形態是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之一。2024年,多個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頂層設計文件出臺,如《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等,政策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步伐在加快。
綠色信貸規模持續增長,綠色債券規模有所放緩。綠色信貸是我國金融支持綠色產業發展的主要金融工具,短期內綠色產業依靠間接融資的現象不會發生顯著變化,截至2024年9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35.8萬億元,同比增長25.1%,碳
減排支持工具余額5351億元,累計支持金融機構發放
碳減排貸款超1.2萬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余額為2116億元。綠色債券受到貸款利率與債券融資利率價差縮小等因素影響,2024年發行規模有所放緩,但對綠色債券信息披露要求、主承銷商和綠色債券評估
認證機構的要求提高,更加規范綠色債券
市場的發展。
ESG在2024年更加受到重視。2023年7月,國資委發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編制研究》,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工作提出要求。2024年,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均兩次發布上市公司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報告的披露要求;為規范企業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財政部、人民銀行、國資委、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等10部門發布《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試行)》,現階段由企業自愿實施。我們認為,在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的趨勢下,對上市公司和發債主體等企業的ESG能力建設和披露要求會越來越嚴格,逐漸從自愿實施發展到強制實施。
風險提示:綠色金融政策實施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