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陸續進入省級兩會時間。作為觀察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窗口,各地兩會透露了哪些關鍵信息?又將如何規劃新一年的發展路線圖?
關鍵詞一:提振消費
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置于今年重點任務首位。
今年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在擴大內需、提振消費方面多有著墨,并且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將全方位擴大內需,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以增強經濟增長穩定性。
政府將打出提振消費的組合拳,包括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優化消費載體、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等措施。此外,北京還將擴大綠色、信息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加強老字號品牌創新。
作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上海也將大力提振消費置于2025年重點工作的首要位置。報告提出,要辦好“五五購物節”“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上海旅游節、國際光影節等重大促消費活動。加快發展線上演播、沉浸式體驗、房車露營等新業態,促進商旅文體展聯動發展。
廣東省提出,全方位擴大內需,精準有效釋放消費投資潛力。加力擴圍實施“兩新”
政策,更大力度推進“兩重”項目,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增強供給與需求的適配性,進一步暢通經濟循環。
浙江省表示,要提振和擴大消費,切實增強消費促發展基礎性作用。培育壯大首發經濟、銀發經濟、會展經濟、演藝經濟、賽事經濟,提升商圈經濟、夜間經濟的規模和效益,打造更多精品項目、爆款IP。擴大生活性服務消費,營造放心消費環境。推動入境游加快復蘇,全面提升境外游客“吃住行游購娛”便利度。
福建省則明確,要堅持擴大內需,暢通經濟循環、增強內生動力。提升傳統消費,壯大大宗消費,助力“福品”消費;發展新型消費,培育新型融合消費業態,支持鼓勵網絡消費;優化消費環境,實施“放心消費在福建”行動。
關鍵詞二:新質生產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并將“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
在今年的地方兩會中,“新質生產力”成為高頻詞,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在
江蘇省2025年十大重點工作中,第二項就是“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具體包括打造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建設高水平科技強省、強化人才隊伍關鍵支撐等。
河北省提出,聚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集群化發展、園區化承載、大項目帶動、大企業引領,做大做強各市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推動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換。
上海提到,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加快塑造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要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圍繞細胞基因治療、腦機接口、6G、量子計算、聚變能源等戰略前沿領域,強化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帶動性研究布局。
廣西提出,將在2025年實施數字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引導鼓勵社會資本創新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發展智能終端產品。同時,推動汽車、機械等領域智能化、網聯化技術發展和產業應用。
關鍵詞三:投資提效
多地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投資提質提效被納入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目標。
河北提出,實施重點項目質量提升行動和招商引資提質增效行動兩大行動。其中,重點提到要加強“兩重”“十五五”等重大項目前瞻策劃。
今年
海南正值“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海南提出,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以上的目標。相較于去年6.5%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今年的目標明顯提速。
黑龍江正著力提高投資效益。堅持以項目為王、實干為要,充分發揮投資關鍵作用,以大項目、好項目支撐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
廣東提出,要狠抓重大項目建設。今年安排省重點建設項目1500個、年度計劃投資1萬億元。
交通方面,將建成廣湛高鐵、廣佛東環城際、廣州白云機場三期、
深圳機場三跑道等交通項目,并開工建設多個高速公路出省通道。
關鍵詞4:綠色低碳
綠色低碳轉型,也是今年地方兩會普遍的關注點。
重慶市提到,2025年重慶將建設全域“無廢城市”,發布無廢指數,推進垃圾分類治理,強化建筑垃圾專項整治,深化錳污染整治。
同時,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推進
電力、
鋼鐵、
化工等行業
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工程,健全廢舊資源回收再利用體系,構建綠色制造、綠色服務和轉型金融體系。
2025年
河南將嚴格重點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推進鋼鐵、
有色、化工、
建材4個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全覆蓋,建成100個綠色工廠、10個超級能效工廠。推動工業綠色微電網建設應用,支持新型基礎設施綠電直供。
吉林省指出,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建立省級
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持續推進碳
市場建設,全流程規范自愿
減排項目建設及
碳匯交易活動。
四川省提出,要推動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提升產業含新量、含智量、含綠量。
廣西2025年要實施綠色經濟示范行動。推進新能源產業鏈建設。加強傳統行業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建立一批零碳園區。
地方新亮點
多個省份今年兩會的一大新亮點,就是參照全國兩會做法,首次開設“代表委員通道”。比如江蘇、四川、
江西、
新疆等。
其中,江蘇省除了首次開設“代表委員通道”,今年江蘇省人代會還首次邀請部分公民旁聽省人代會開幕會。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24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初步核算。202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30萬億元,達到134908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
對于2025年的經濟發展預期,各地方表現出穩定增長的信心。
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25年GDP增速目標。其中,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天津、廣西、黑龍江等地2025年GDP預期增長目標均為5%左右。
此外,河北提出增長5%以上,福建提出增長5%-5.5%,浙江、
湖南、吉林提出增長5.5%左右,
內蒙古、海南則提出增長6%左右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