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計量體系建設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一環。2023年12月,國家碳計量中心(
福建)落地南平,為我國第四個國家碳計量中心。一年多來,該中心成立了全國首個碳計量專家學術委員會,會聚100多名“雙碳”領域高層次人才,成功自主研發全國首套
碳排放中觀監測激光雷達裝備。
省人大代表、閩北日報社副總編徐俐敏認為,該中心建設目前還面臨著頂層設計不足、專業人才不夠、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有待擴面等
問題。為此,徐俐敏建議,福建要搶抓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的機遇期,從“四端”發力,加快推進國家碳計量中心(福建)建設。
在項目端,支持南平市爭取國家重點實驗室、重大專項、重點工程及試點示范項目并納入國家重大項目“盤子”,探索建設國碳中心(福建)實驗室。
在產業端,大力鼓勵引導重點行業企業將計量技術創新融入低碳轉型進程中,實現重點行業精準“碳計量”。聚焦福建優勢產業,可先行瞄準平板
玻璃、
鋼鐵、竹木等產業開展創新應用示范。
在
政策端,以促進首臺(套)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為基礎,推出更多針對性政策,支持碳監測和計量領域的科技創新,激勵“雙碳”領域儀器和重大裝備的自主研發,推廣碳監測領域高端裝備的產業化應用。
在人才端,由于碳計量建設需要多學科交叉人才,建議在省級層面對引進落戶南平的高端人才給予人才政策疊加支持。同時,加快發展碳計量培訓業,在高校學科建設上考慮增設碳計量相關專業,提高從業人員專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