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
陜西省人民政府深化合作框架協議》,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團結協作,寧夏和陜西省級生態環境部門近日在西安市簽訂《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框架協議》),共寫“水文章”,同保“好氣質”,守護“綠底色”,共同推進美麗中國地方實踐,合力推進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筑牢祖國西部生態安全屏障。
寧夏和陜西同飲黃河水,歷史文化相通,人緣血脈相親,紅色基因相融。這種親近,不僅是因為兩地是黃河流域毗鄰的兄弟省區,更是因為兩地在新征程上肩負著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篇章的共同使命,面臨著服務和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腹地建設等重大機遇,承擔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共同責任。
根據《框架協議》,雙方將依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立足本地區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實際,深化環境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綠色低碳發展、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突發環境事件聯防聯控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六大領域協作,合力解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遇到的堵點難點
問題,共同探索西北地區加快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實踐路徑,推動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雙方將建立定期會商、交流推進、資源共享等工作機制,加強兩地生態環境部門互訪交流,采取“聯合舉辦、輪流承辦”的方式,每年不定期召開會商會議,商議年度協作聯動事項,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加強日常溝通聯系,互通共享水、大氣、土壤和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生態環境監測、排污權交易、環境科研等工作情況。同時,加強培訓合作與交流,整合培訓資源,實現培訓資源共享。加強
政策性重要文件、重大改革舉措信息交流,強化專項課題研究成果合作,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對策、跨區域流域治理、環保新技術創新等領域研究、成果匯編、交流與發布,實現政策制度、信息資源、專家人才、技術創新等多方面共享。
通過簽訂《框架協議》,兩地將開創黃河流域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新局面,推動實現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寧夏篇章和陜西篇章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