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綠色消費成為新風尚,降塑減塑、可回收再生設計等理念也在與生活相關的各行各業中受到青睞,“綠色潮生活”成為這一代年輕人的新時尚。
12月18日,以“新質先鋒 碳綠中國”為主題的新京報“2024零碳研究院綠色發展
論壇”在
北京舉辦。會上,新京報貝殼財經《2024綠色發展報告》(簡稱“《報告》”)迎來發布。自2022年以來,新京報零碳研究院、貝殼財經已連續第三年發布相關研究成果。
隨著綠色消費成為新風尚,降塑減塑、可回收再生設計等理念也在與生活相關的各行各業中受到青睞,“綠色潮生活”成為這一代年輕人的新時尚。中國年輕人正成為全球可持續潮流的主要參與者,根據瑞信研究院數據,中國年輕消費者的可持續發展參與度在全球排名第三,這表明他們在全球范圍內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較高。對于這屆年輕消費者來說,綠色環保已經成為生活新風尚——綠色出行、減紙減塑、循環利用……已成為很多人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年輕消費者用自己的切實行動支持綠色可持續發展。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實施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
政策,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
探索生態旅游,文旅企業曬ESG賬單
通過引入并實踐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理念,不斷推動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文旅行業的主流趨勢。
2021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提出要把握綠色轉型新機遇,探索生態旅游新模式。2023年11月,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就旅游行業標準《旅游企業環境、社會和治理信息披露指南》公開征求意見。進入2024年,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組織開展《風景名勝區ESG信息披露指南》團體標準編制工作。
國內文旅企業的ESG信息披露起步較晚,相關信披率逐步上升。
山東文旅集團今年9月披露首份ESG報告,在能源單價上漲的情況下,2023年度酒店板塊實現
節能改造成果343萬元,能耗比為7%。根據三峽旅游首份ESG報告,2023年公司累計為3977艘次船舶提供岸電1188.77萬千瓦時,可替代2793.60噸燃油,減少8799.86噸二氧化碳及有害氣體排放。
酒店是全球
碳排放的重要領域。九成本土酒店企業2021年開始在年報中披露ESG相關信息。2023年,中國飯店協會牽頭制定并發布了《住宿業ESG管理體系》《住宿業ESG評價指南》團體標準。
在紡織服裝行業,從原材料獲取到生產加工,再到終端消費,整條產業鏈都對環境和社會產生影響。作為綠色發展的重要參與者,越來越多的紡織服裝企業重視可持續發展。
紡織服裝企業不斷改進原材料的選擇和推進循環利用,加大對環保材料和新型生產工藝的研發投入,利用先進的循環利用技術,將廢棄紡織品等材料轉換為新的纖維或其他產品,實現資源的有效回收和再生利用,如采用生物基、優可絲、賽麗絲環保紗天然纖維等再生材料,以及將廢舊塑料瓶、咖啡渣、玉米桿等“變身”服裝面料用于生產,逐步提升可持續原材料在原材料總采購中的比例。
化妝品也在向“綠”發展。作為化妝品的“芯片”,原料與成分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隨著合成生物與植物提取技術的不斷發展,化妝品企業加碼原料創新。例如用微生物發酵技術替代傳統動物提取法,降低對資源的消耗;通過對植物成分的深入研究,研發更多可持續原料。包裝也是踐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化妝品企業采取多種措施減少包裝廢棄物,如新結構材質應用、綠色包裝設計、空管回收計劃等。
隨著消費者更愿意為具備社會責任感的品牌買單,化妝品的“可持續”已不僅是企業在戰略布局等層面上的表達,更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中國年輕人環保理念和行動不斷加強,更愿意為可持續品牌和產品買單
2024年7月,新京報貝殼財經調研問卷數據顯示,年輕消費者在追求時尚、健康和環保的生活理念方面表現出強烈的意愿,他們更愿意為可持續品牌和產品買單。
這種趨勢不僅體現在他們對品牌的傾向性,還反映在他們的消費決策上。調研顯示,超過半數受訪者表示會在二手平臺進行消費和購買,其中32.3%受訪者認為二手平臺更具性價比,24.1%受訪者認為二手循環利用更環保低碳。還有17.1%受訪者會根據商品屬性和情況而定。
年紀越輕的消費者會更愿意為環保買單,新京報貝殼財經調研顯示18-25歲人群中26%受訪者因為更環保而選擇二手商品,占比最高,這主要是因為年輕消費者成長過程中,全社會的環保理念和行動不斷加強,在消費決策中成為優先考慮因素。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因為性價比更高而選擇二手商品的消費者占比逐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