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廣東省汕頭市生態環境局秉持新發展理念,以“
節能降耗、減污降碳、提質增效、擴綠增長”為目標,緊扣汕頭市“百千萬工程”及“綠美汕頭生態建設”工作部署,著力加強頂層設計、技術支持和宣傳引導,不斷強化清潔生產在重點行業節能
減排和產業升級改造中的支撐作用。
汕頭市建立健全生態環境與工信部門聯動機制、專業技術團隊指導機制、線上線下交流機制、
政策和綠色技術共享機制,為深入推行工業領域清潔生產和全鏈條規范清潔生產,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提供有力保障。
從集中宣貫到分行業培訓,從專題座談研討到上門服務引導,汕頭市采取多元化、立體化的政策技術宣傳模式,實現溝通宣傳“零距離”、
答疑解惑“面對面”,幫企業發現
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企業清潔生產認識,激發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推進綠色轉型的內生動力。
結合汕頭市產業實際及城市空氣環境質量穩步提升工作的需要,汕頭市生態環境局以印染園區綠色升級為支點,推廣清潔生產和技術改造,帶動紡織服裝產業全鏈條綠色轉型;推動200多家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開展清潔生產改造,年減排揮發性有機物2592.67噸,對產業綠色發展和保障城市空氣環境質量做出積極貢獻。
據統計,“十四五”以來,汕頭市生態環境局共完成252家清潔生產企業的審核驗收,涵蓋電鍍、印染、
造紙、
化工、食品、
電力、印刷、塑料、油墨制造等重點行業企業,共投入資金16393.72萬元,完成了大量老舊設備的更換與污染治理設施的升級改造,年減排化學需氧量50.05噸、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2592.67噸、二氧化硫4510.10噸、氮氧化物27.61噸、粉塵39.28噸,年減排28417.36噸二氧化碳當量,年減少固體廢物(含危險廢物)產生量5613.38噸,年節水42.32萬立方米、節電2645.37萬千瓦時、節原煤1720.55噸,對產業綠色轉型做出積極貢獻。
“十四五”以來,汕頭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AQI)達標率保持在95%以上,大氣6項主要污染物濃度保持全面達標;地表水國、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85.7%,劣V類斷面全面清零;飲用水源、水功能區水質考核均達到國家、省下達的目標要求;2021年以來,內海灣水質達到Ⅳ類標準,徹底扭轉“十三五”期間內海灣海水長期處于劣Ⅳ類的狀況。
汕頭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表示,未來全市將構建更完善的政策引導、支撐幫扶和科技研發體系,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推動清潔生產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助力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