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日前出席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13屆國際能源
論壇,他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將首先做好自己的事,加快能源轉型,努力實現碳達峰和
碳中和兩大目標。同時,中國繼續通過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等,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貢獻?!?/div>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近日在阿塞拜疆巴庫舉行,大會最終達成了名為“巴庫氣候團結契約”的一攬子平衡成果。劉振民表示,這次大會在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歷史上十分重要。他認為,大會最核心的成果是通過了新的氣候融資集體量化目標,設立了到2035年發達國家每年至少3000億美元的資金目標,這意味著應對氣候變化多邊合作是有效的。
今年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效三十周年?!豆s》確定了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明確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不同義務。30年來,在這一原則下,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基本建立。
“盡管最近幾年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遇到一些挑戰,但全球氣候治理體系是有效的,要堅定不移維護好?!眲⒄衩癖硎荆鲊鴳撨M一步加大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繼續推動相關技術開發與創新,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資金支持,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共同建設一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
在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國持續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和幫助。2016年以來,中國提供并動員項目資金超過1770億元人民幣,中國已與41個發展中國家簽署50份合作諒解備忘錄?!爸蟹教峁┑闹С质菍崒嵲谠诘模趲椭渌l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眲⒄衩癖硎?,“過去30多年來,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經歷了從積極參與到主動引領的過程?!?/div>
劉振民說,目前,中國光伏、風電產品已經出口到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世界上三分之二以上的光伏和風電裝備來自中國。中國新能源汽車
市場占有量也在全球遙遙領先。這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奠定了基礎。
中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劉振民表示,經多年努力,中國在轉變能源結構方面成效顯著。2013年至2023年,中國煤炭消費比重從67.4%下降到55.3%,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從10.2%提高到17.9%;二是顯著提高了能源效率。2013年至2023年,中國以年均3.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以上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超過26%;三是可再生能源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2023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全國發電總裝機比重超過50%,超過了化石能源裝機容量,標志著中國在能源轉型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爸袊呀涀叱鲆粭l符合自身國情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用實際行動和卓越的成效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了貢獻。”
“能源轉型合作是中國—東盟合作的一個重要領域?!眲⒄衩癖硎荆茉崔D型合作已經被納入中國—東盟合作框架。中國可以通過區域和次區域合作,與包括泰國在內的東盟國家推動能源轉型進程。中國將加強瀾滄江—湄公河水資源合作開發,為沿岸國家能源轉型提供支持。中國鼓勵新能源企業進一步加大在東盟國家的投資力度,通過產業合作實現技術轉移,共同推動區域能源轉型。希望通過這些努力,中國能夠為東盟國家的能源結構調整和
減排目標提供切實支持,共同為全球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作出貢獻。
去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上達成的“阿聯酋共識”確立了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逐步脫離化石燃料的全球能源轉型進程?!斑@需要各方各盡所能,通力合作,在確保各國能源安全的基礎上穩步實現?!眲⒄衩癖硎?,希望各方能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堅持氣候治理公平正義,尊重市場規律和貿易自由,攜手合作應對全球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