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新疆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2024-12-6 10:47 來源: 中國環境報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安排部署,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在國家考核中,新疆2023年度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再次獲評“優秀”等次,排名全國第五,較上一年度上升9個位次。

“我們就是要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建設一支作風強、勇作為的生態環境保護隊伍,確保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在全疆范圍內落實到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戴武軍的話語擲地有聲。

堅持黨建引領,持續深化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建設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堅持把黨建工作擺在首位,注重發揮機關黨建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引領作用,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和提升行動為抓手,不斷深化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建設。

強化黨的政治建設,在涵養政治生態上下功夫。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深入貫徹《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定期研究分析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開展情況,今年來,廳黨組召開7次專題會議研究黨建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認真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規范黨員干部政治言行,扎實開展巡視巡察整改。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落實民主集中制,集體研究決策重大問題和重要事項。

強化黨的思想建設,在深化理論武裝上見實效。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學習等多種形式,更加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今年來,廳黨組開展集中學習43次。扎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11個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4個,有力指導地(州、市)運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踐。

強化黨的組織建設,在增強基層黨組織功能上出新招。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加強干部“選育管用”,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品行關、能力關、作風關、廉潔關,以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建設為抓手,持續深入開展“爭先進、樹形象、有影響、敢擔當”活動。深化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規范基層黨組織換屆選舉,指導新轉隸單位加強黨組織建設,嚴格按程序規范發展黨員,確保發展黨員工作質量。扎實推進“五個好”黨支部創建和“四個合格”黨員建設,2024年廳機關系統42個黨支部中有38個黨支部創建為“五個好”黨支部。推動黨建業務全面融合,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把黨建工作與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工作有機統一結合起來,著力打造“黨建紅·生態美”黨建品牌,推動黨建與生態環境保護融合發展。

加強監測能力建設,實現重要業務信息化支撐

11月7日上午北京時間11時,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污染物監控中心的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上,工作人員實時點擊屏幕信息,隨機查看全區重點排污單位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

從2020年開始投入使用的自治區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目前已建成環境數據融合共享中心,匯聚4億余條數據,向自治區一體化數據資源服務平臺掛載81個數據目錄,充分發揮數據中心支撐作用,打破了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集成融合全區水、氣、污染源、生態環境狀況等基礎數據,初步形成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綜合數據庫。

在深入持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過程中,圍繞污染防治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新疆實現了重要業務的信息化支撐。

——污染源監控信息化支撐。全區實現5000余家企業自行監測數據聯網,審核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方案共計1.8萬余家次,形成相關整改意見4萬余條,完成全區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升級改造,實現1300余家排污單位自動監控數據聯網。在2023—2024年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快速響應按日編制區域內284家排污單位廢氣主要污染物統計報告,為污染源監控數據“真、準、全”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撐。

——環境監測信息化支撐。匯聚256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點、10個水環境自動監測站點、44個聲環境自動監測站點實時數據,實現環境自動監測數據集中匯聚共享和綜合分析。建設的自治區PM2.5和O3科學精準監管平臺被工信部評為2023年度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示范案例。

——大氣污染移動源監管能力支撐。升級自治區機動車尾氣檢測平臺,備案全區7萬輛非道路移動機械基礎信息,接入394家機動車尾氣檢測機構檢測數據,為500余萬輛機動車尾氣檢測提供支撐服務,對大氣污染移動源監管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

根據規劃,新疆將進一步推動新建業務應用作為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功能模塊或子系統的方式,實現統一申報、統一立項、統一建設,建成統一的數據中心、支撐組件和門戶訪問入口。通過數據向自治區一體化數據資源服務平臺匯聚共享,切實消除應用“煙囪”、數據“孤島”,充分發揮大數據對生態環境綜合決策、環境監管和公共服務的支撐服務保障作用。

除此之外,新疆將持續推進生態環境基礎網絡建設。積極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關于推進IPv6和集約化建設相關要求,扎實推進生態環境業務專網IPv6改造,實現生態環境業務專網和自治區電子政務外網全面貫通,為環境監測、監控物聯網終端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通信網絡基礎。

建立健全以污染源自動監控為主的非現場執法監管體系為具體目標,加強對污染企業現場端自動監控設施的建設運行和管理,加強技術防控提升排污單位自行監測質量,提升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平臺建設和數據應用水平,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完整、有效”,為全區生態環境決策提供數據支持,不斷推進自動監測數據跨入全面深化應用時代。

緊盯民生實事,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2024年,按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生態環境部和自治區紀委監委的部署要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成立集中整治工作專班,在駐廳紀檢監察組的督促指導下,扎實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特別是把開展“糾治打著環保幌子搞‘一刀切’問題”工作作為集中整治的重點任務,持續深入推進。

“在集中整治過程中,廳黨組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建立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清單,梳理生態環境系統糾治重點任務清單,對廳各處室(單位)及地(州、市)生態環境局開展整治工作進行統一安排,并提出具體措施和要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哈爾肯·哈布德克里木說。

自從糾治打著環保幌子搞“一刀切”問題工作開展以來,阿克蘇地區生態環境局迅速開展自查自糾,嚴格按照生態環境部關于環評改革試點的要求,積極探索簡化、打捆、差異化等審批模式。一方面,研究制定《阿克蘇地區個別建設項目差別化入園工作規范》,對一些生產工藝較簡單、污染物排放量小且不在環境敏感區的涉農等項目,采取差異化措施,依法予以審批項目環評。另一方面,出臺阿克蘇地區環境影響評價第三方機構全過程監管工作方案等相關管理辦法,嚴把環評質量關。阿克蘇地區生態環境局及時審批了玉米烘干等4個在園區外建設的項目,總投資達1.5億元,有力助推阿克蘇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進駐前,專門致函被督察地(州、市),明確提出嚴禁為應付督察采取“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做法,并將有關要求向社會公開。在明確督察整改責任的同時,注重整改時限和要求的科學性,給基層負責整改的單位留足時間,防止層層加碼、級級提速,切實防范“一刀切”問題。

在配合自治區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中央、自治區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進行督導的基礎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成立6個調研組,由廳領導帶隊深入各地(州、市)開展“一線督”“現場督”,深入現場核查,每月定期分區域進行調度和現場核實,堅決防止敷衍整改、倉促整改。截至目前,調研督導覆蓋14個地(州、市)、18個縣(市、區),召開座談會14次,聽取工作匯報30余次,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好事。

圍繞環保督察整改、環保執法、環評審批、污染防治攻堅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等5個重點方面問題7個具體任務,以及確定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3個方面(群眾反映突出問題、工作作風問題、服務質量問題)10個整治任務,廳黨組研究制定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廳黨組書記、廳長雙組長負責制,明確集中整治任務。

7月1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走進“新廣行風熱線”直播間,通過熱線電話、直播提問等方式與群眾進行互動交流,直面群眾答疑解惑,“面對面”傾聽,“點對點”化解,積極回應群眾訴求,現場反饋22個問題,目前已全部化解。

2024年以來,受理各渠道信訪問題共802件,已辦結737件,辦結率為91.9%,特別是涉及群眾反映強烈的噪聲和異味投訴,辦結率達到100%。據國家統計局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新疆近3年滿意度連續保持在90%以上。

全力攻堅大氣污染治理,深入推進天山北坡城市群大氣環境整治

“烏—昌—石”區域是新疆天山北坡城市群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和難點。2023年,自治區黨委研究決定,將“烏—昌—石”區域大氣環境整治作為自治區2023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并向全社會作出鄭重承諾,提出了“要用3—5年時間徹底解決‘烏—昌—石’區域大氣污染問題,全面提升人民群眾藍天幸福感”的總體目標。

按照自治區黨委部署和自治區政府具體安排,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圍繞“烏—昌—石”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密集召開專題會議、開展調研、現場辦公,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堅持系統思維,堅持兵地聯動,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圍繞“一個目標”(即污染物排放總量減排和回收利用)、盯住“四大排放物”(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顆粒物)、聚焦“三大重點污染源”(即工礦企業、散煤用戶、交通運輸)、抓實重點企業“一企一策”污染治理方案,綜合施策,分類施策,落細落實各項防治措施,推進“烏—昌—石”區域精準指揮調度系統平臺建設,加快《“烏—昌—石”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立法工作,夯實大氣污染防治制度體系。強化區域污染物排放量的測算分析和監測執法監督幫扶,組織實施夏秋季大氣污染防治“冬病夏治”,開展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源兵地聯合幫扶和重污染天氣專項執法檢查,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

經過艱苦努力,“烏—昌—石”區域大氣污染整治成效顯著:2023年圓滿完成“一升兩降”年度目標任務,區域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合計2347天(6市2縣平均293天),同比合計增加109天(平均13天),重污染天數(扣除沙塵影響)合計219天(平均27天),同比合計減少41天(平均5天)。

“烏—昌—石”區域是新疆天山北坡城市群大氣污染防治的一個縮影。通過兩年來的全力攻堅,天山北坡城市群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在此基礎上,2024年自治區黨委十屆十二次全會作出“完善天山北坡城市群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決策部署,標志著新疆大氣污染治理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總基調,落實“鞏固提升、延伸拓展”總要求,全面深入推進天山北坡城市群大氣環境整治。

出臺《自治區“烏—昌—石”區域大氣環境整治2024—2025年行動方案》《自治區“奎—獨—烏”區域大氣環境整治2024—2025年行動方案》,研究制定《自治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系統謀劃區域整治目標和措施路徑。

成立由自治區黨委副書記任組長、兵團黨委副書記任副組長的大氣環境整治協調小組,設立污染減排組、清潔取暖組等9個工作專班,統籌區、地、縣、鄉、村五級力量,協調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區域同防同治和兵地聯防聯控。

研究制定重點行業生態環境準入條件、修訂自治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發布“烏一昌一石”區域執行大氣污染特別排放限制的公告、統一企業環保績效分級標準,并先后啟動4輪次重污染天氣預警,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節能審查和環評制度,強化源頭管控,嚴把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和環保準入關,加快推動落后產能清理和退出,持續推進燃煤電廠、鋼鐵、電解鋁、石化等重點行業超低排放和節能降碳改造,積極促進可再生能源電量替代,逐步壓減企業燃煤自備電廠發電量,推動新(改、擴)建項目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和環保績效A級標準。

目前,“烏—昌—石”區域內“一企一策”工業企業數量由135家增至155家,累計完成治理投資97.17億元,完工治理項目1190個,淘汰老舊車輛15674輛,企業新增或使用換電重卡16862輛,區域清潔取暖累計改造完成7.05萬戶。

今年1月—10月,天山北坡重點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0%;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2.9%;重污染天數比例同比減少2.4個百分點。

烏魯木齊市、石河子市、五家渠市、昌吉市在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排名中,位次分別上升了53名、45名、45名、40名,特別是烏魯木齊市在生態環境部公布的1月—9月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改善和PM2.5濃度下降程度排名中均躍升至全國第二名。

今年6月,生態環境部來疆調研“烏一昌一石”區域大氣污染治理情況,用四個“出乎意料”:重視程度之“高”出乎意料、結構調整之“快”出乎意料、兵地協作之“好”出乎意料、一企一策之“實”出乎意料,對新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黨的二十大對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要戰略部署,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和深遠考量。自治區黨委亦對新疆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要安排部署,為我們進一步做好工作增強了信心、增添了動力,提供了重要指導。”戴武軍表示。今后,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自治區黨委、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安排,全面落實到各項工作中,以實際行動推動建設生態良好美好新疆。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