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券近日發布
電力設備行業專題:綠色甲醇發展前景分析-
交通領域主流替代燃料,融合綠氫發展前景廣闊。
以下為研究報告摘要:
基于可再生能源所制備的綠色甲醇是理想的替代燃料。甲醇是一種重要的大宗基礎
化工產品,全球每年消費量達到1.26億噸,行業產值超過3000億元,近年來甲醇在替代燃料領域應用也日益增加。傳統甲醇以煤炭或者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為主要原料,
碳排放量較高,尤其是我國甲醇生產以煤制甲醇為主。隨著全球推行遠期凈零排放
政策,甲醇行業面臨重大轉型。基于可再生能源制備的綠色甲醇產業開始加速發展。綠色甲醇是指基于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質、捕獲的二氧化碳和綠氫生產的甲醇,其全生命周期可實現近零排放,環境效益顯著。
綠色甲醇技術路線豐富,降本空間較大。綠色甲醇技術路線包括電制甲醇、生物質氣化制甲醇、生物質耦合綠氫制甲醇等,其中電制甲醇有望成為未來主流技術路線。電制甲醇路線基于綠氫和捕獲的二氧化碳生產甲醇,目前成本超過4500元/噸,該技術路線所需要的綠氫和二氧化碳均可輕易實現大規模供應,未來有希望下降40%以上,屆時將具備大規模替代當前傳統甲醇
市場的可能性。遠期假設我國甲醇消費全部甲醇電制供應,對應綠氫需求量為2100萬噸左右,相當于目前我國綠氫產量的41倍,對應綠電的需求可能超過1萬億千瓦時,相當于2023年全國新能源發電量的68%。
全球航運業脫碳壓力巨大,生物質制甲醇路線經濟性較好。根據國際海事組織預測,至2050年航運業傳統化石燃料市場份額將減少到15%,而綠色甲醇的使用率將逐步上升至42%,到2050年航運業對綠色甲醇的需求量有望達到1.9億噸。近年來以甲醇為燃料的營運船舶數量及訂單數量增長,政策及配套設施逐漸完善。為了鼓勵符合歐盟標準的以生物質為碳源的綠色甲醇供應,國際航運巨頭目前與多家新能源企業簽訂高價的生物質綠色甲醇供貨合同,對于生物質甲醇路線的盈利能力提供充分保障。
海內外綠色甲醇項目涌現,我國以電制甲醇技術路線為主。在航運業對綠色甲醇需求火熱及傳統甲醇產能面臨綠色轉型的背景下,海外及我國范圍內的公司紛紛布局綠色甲醇項目。目前海外綠色甲醇項目超過100個,累計規劃甲醇產能超過1300萬噸;我國投產、在建、備案和簽約的綠色甲醇項目也超過70個,合計規劃年產能超過2600萬噸,其中66%的產能為電制甲醇路線。
投資建議:我們看好前瞻性布局綠色甲醇的新能源企業在2026年以后的業績成長性,建議關注金風科技、運達股份。
風險提示:全球綠色甲醇政策推進不及預期,綠色甲醇成本下降不及預期,綠色甲醇需求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