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生物燃料原料出口優惠不再“拱手讓人”

2024-11-25 10:53 來源: 中國能源網 |作者: 渠沛然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公告,取消鋁材、銅材以及化學改性的動、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產品出口退稅,自2024年12月1日起實施。其中,化學改性的動、植物或微生物油、脂俗稱廢棄油脂、工業級混合油(UCO),現執行的出口退稅率為13%。

“UCO是生產生物柴油和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的原料,具有顯著的碳減排效益,長期享受出口13%的退稅政策。取消UCO出口退稅,堵住騙稅的口子,有助于將原料價格拉回合理水平,也有助于促使行業從出口原料變成出口產品,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所客座教授冀星表示。

堵住騙稅的口子

冀星表示,目前,廢棄油脂可以先作為工業級混合油,享受《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規定的增值稅70%即征即退,又以稅則號列15180000報關出口,享受13%的出口退稅,而以該原料生產的產品如生物柴油出口退稅稅率為零。

“在此‘紅利’下,不少貿易企業給地溝油先戴上‘工業級混合油’的帽子,繼而享受‘工業級混合油’的增值稅70%即征即退,再戴上‘以稅則號列15180000報關出口’的帽子,享受13%出口退稅,從而達到享受雙重稅收優惠政策。”冀星坦言,這是因為上述UCO一般以海關編碼HS15180000項下的第一項“化學改性的動、植物油、脂或微生物油、脂”報關出口,以及第二項 “使用過的煎炸油”報關出口,“但實際均達不到兩項標準要求”。

冀星進一步解釋,比如使用過的煎炸油,應該是以煎炸廢油出口退稅的油品,比如快餐店炸薯條、雞塊等產生的煎炸廢油以及中餐館炸食物等過程中產生的煎炸廢油,這才是真正的UCO。“而從餐廚垃圾處理廠得到的廢棄油脂屬地溝油,一些企業以地溝油冒充煎炸廢油,出口獲取退稅,這就屬于騙稅。”

上海市稅務局第三稽查局一份“有關地溝油行業退稅相關業務的調研報告”也顯示,地溝油產業鏈條中端的收集加工企業即享受“資源綜合利用”的70%的增值稅即增即退優惠政策,實際僅承擔3.9%(13%x30%)的增值稅稅負,但開具13%的發票給下游化工企業,下游化工企業再開具13%的發票給鏈條終端的出口企業,出口企業享受13%的出口退稅政策,形成“上游即征即退稅負低,下游出口退稅退得多”的特殊情形。在此模式下,上游企業適用即征即退政策,所享受的稅收優惠,實際降低的是國外廠商的采購成本,存在“我國的稅收優惠拱手讓人”的情況。

“據我們了解,有些企業以UCO名義出口至今,騙取的出口退稅總額可能在100億元左右。取消退稅政策可以堵住企業騙稅的口子,進一戶規范市場,避免‘李逵給李鬼背鍋’。”一位生物柴油企業人士透露。

讓市場回歸合理公平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UCO總出口量205.7萬噸,較2018年的58萬噸實現大幅增長。今年前9個月,中國UCO累計出口212.5萬噸。據美國農業部報告,今年前5個月,中國UCO的對外出口量同比增長50%,美國是最大購入國,新加坡和歐盟緊隨其后。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UCO出口金額的總體趨勢是逐年攀升,而與之對應的是生物柴油的出口額逐年遞減。這是由于13%的退稅率遠高于成品生物柴油“0”的出口退稅率,從而形成生物燃料原料出口大幅超過其產成品生物柴油的局面。

“部分企業仍然選擇將原料出口至國外,再生產為最終產品生物柴油。原料流向國外,使部分國內企業因原料短缺而開工不足,成為制約我國生物柴油行業發展的難題。” 上述生物柴油企業人士說。

受訪人士均表示,取消化學改性的動、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產品出口退稅,將有利于國內生物柴油和SAF生產企業獲取原料,提升項目競爭力,并大幅提升產品附加值。

冀星認為,以廢棄油脂為原料生產達到歐盟標準的生物柴油是中國生物柴油的優勢所在。“中國以質量最差、質量波動最大、最不穩定的廢棄油脂為基礎,生產達到歐盟標準的生物柴油,這在世界上屬于最先進行列。騙取出口退稅,造成價格倒掛,會嚴重影響中國生物柴油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

“此次退稅政策取消后,有助于原料價格回落至合理水平,將企業拉回同一個競爭起跑線,成本不再虛高,引導行業深加工,有助于中國生物燃料的應用。”冀星說。

政策和管理持續跟上

近年來,國家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生物柴油產業發展政策》《國家能源局關于組織開展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示范的通知》《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實施方案》等政策,積極支持生物柴油產業和SAF的發展。

此外,國家還利用經濟支持方式促進廢棄油脂的回收利用,相繼發布一系列通知和方案,明確納稅人回收利用廢棄動植物油可享受的優惠政策,鼓勵將廢棄油脂轉化為生物柴油,推動廢棄油脂回收利用的產業化發展。同時,SAF項目也不斷擴容。例如,四川天舟在四川威遠總投資額20億元的產業基地目前正在建設,整體投產后廢棄動植物油年加工能力將達50萬噸,產值約100億元;廣西自貿區宏坤生物質燃料有限公司在南寧簽訂關于60萬噸/年生物航煤項目(一期)30萬噸/年生物航煤加氫裝置工藝包催化劑合作協議;河南省君恒實業集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萬噸/年廢棄油脂加工可持續航空燃料項目已經開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家的相關政策機制給生物燃料行業帶來良好的發展環境,但在全產業鏈整合上卻稍顯不足。例如生物柴油的銷售免消費稅,若按照5%+95%的比例調和成B5生物柴油則需要繳納消費稅,這樣的稅收政策會給生物柴油推廣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業內人士建議,在國家層面的整體統籌上進行合理、可持續的產業發展規劃,出臺鼓勵政策并提升財政支持力度。

“應建立企業認證規范,提升產業整體實力。加快產業技術創新,實現產業改造升級,加強產業理論研究及配套體系建設。還要加快推廣應用試點示范區建設,切實發揮生物燃料原料在實現‘雙碳’目標中的重要作用,扎實推進節能減排整體工作不斷向前。”冀星建議。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