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重慶碳
市場成交配額10240噸,成交價24元。這是自開市交易之后,重慶
碳市場產生的首筆交易。
據水晶碳投了解,此次重慶碳市場成交筆數為1筆,交易雙方均為控排企業,其中買方企業在核查之后發現了配額缺口,通過聯系,找到了賣方企業進行交易。
2014年6月19日,重慶碳市場鳴鑼開市,標志著國內7個試點碳市場全部開始運轉。重慶碳市場對年排放量2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的工業企業進行管控,涉及企業242家。
開市當日,重慶碳市場共成交14.5萬噸,成交均價30.74元。此后,重慶碳市場便再無交易產生,直至今日出現成交。根據《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
碳排放交易細則(試行)》,重慶碳市場價格實行漲跌幅限制,比例為20%,今日交易相當于跌停價成交。
履約將近成交有望上升
今年,重慶碳市場將同時完成2013、2014兩個年份的配額履約工作。根據《重慶市碳排放配額管理細則(試行)》,試點期間重慶市場將分兩期履約,配額管理單位在2015年6月20日前履行第一期配額清繳義務。
按照工作安排,重慶控排企業應于3月13日前提交排放報告。水晶碳投獲悉,2013年度配額的核查、復核工作已于去年10月份完成,目前2014年度的排放核查工作正在進行之中。水晶碳投分析,在企業了解自身需求之后,市場成交量將有所提升;但在目前的流動性狀況下,需要企業更加積極的尋找對手方。
值得關注的是,與其他試點不同,重慶碳市場實行配額申報制。即,納入企業首先進行自主配額量申報,重慶市發改委再將各企業申報量之和與年度配額總量控制目標進行對比,若申報量低于目標量,則采用申報量;若超出目標量,再根據歷史數據進行調整,隨后向企業下發配額。
隨后,市發改委將對企業實際排放量進行核查,再進行最后的配額調整,若發現企業申報量超出發改委審定量8%以上,將扣減審定量與申報量之間的差額,由此防止企業申報過高配額量。
配額總量逐年下降
水晶碳投獲悉,2013年12月及2014年12月,重慶納入企業分別進行了對應年份的配額自主申報,今年2月2日,重慶市發改委下發2014年配額1.15億噸,較2013年配額總量1.25億噸減少7.6%。
配額總量減少,一方面來源于排放大戶如
鋼鐵企業去年產量下降,排放減少導致的需求減少,另一方面也在重慶市的原有分配計劃之中。
根據《重慶市碳排放配額管理細則(試行)》,以配額管理單位既有產能2008—2012年最高年度排放量之和作為基準配額總量,2015年前,重慶市按逐年下降4.13%確定年度配額總量控制上限,2015年后根據國家下達本市的碳排放下降目標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