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貫徹實施環境保護‘一法一條例’,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
問題整改,自治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美麗
新疆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日前,在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自治區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唐阿塔爾·克里馬洪作《關于開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實施情況為主要內容的2024年全國生態日執法檢查情況的報告》時說。
在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的議事日程上,生態環境保護始終占據重要位置。為守護青山綠水、藍天白云,新疆各級人大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政治責任,充分發揮法律巡視監督“利劍”作用,用法治力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出新績。
監督保障,守護生態顏值
9月的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碧水如鏡、萬鳥翔集。作為北疆地區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艾比湖流域生態環境的好壞對新疆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而曾經的艾比湖是另一番光景:湖面萎縮、地下水位下降,湖區荒漠化加劇。
近年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人大及其常委會重點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開展立法和監督,在生態環境保護上算長遠賬、整體賬、綜合賬,堅守一方山水護民生。自治區人大常委會2024年全國生態日執法檢查第一站就來到這里,實地察看當地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情況,今年的主題正是“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全州河流、湖泊水庫、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州長巴音克西說。
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博州文旅康養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今年上半年,博州累計接待游客136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20億元,賽里木湖景區單日游客突破8.08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新疆草原面積約占全國草地面積的22%以上,草原生態狀況事關國家生態安全、糧食安全。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來到塔城地區庫魯斯臺草原,實地檢查草原生態環境保護情況。
這里是全國第二大平原草原,曾經由于過度放牧,庫魯斯臺草原植被遭到破壞,土壤出現沙化現象。
在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推動下,塔城地區打出生態環保立法、監督“組合拳”,昔日退化的草原重新披上綠裝。
“開展環境保護‘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是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際行動和重要舉措。”唐阿塔爾·克里馬洪說,我們要把這次執法檢查作為對全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工作成效的一次檢驗評估,推動影響發展、事關民生的環境資源問題得到解決。
聚焦民生,提升發展成色
聚焦“國之大者”,回應急難愁盼,關注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最為相關的法律,是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法律監督工作的重點。
今年6月,天山環保行執法檢查活動再次啟動。檢查組深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蘇地區和阿拉爾市,就《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辦法》實施情況進行檢查。
新疆是中國沙化土地面積最大、分布最廣、危害最嚴重的省區。依托“三北”工程,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無林草濕地空白區長度約285公里,補齊這塊空白區,成為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的主戰場和決勝之地,也是今年天山環保行的執法檢查重點。
在巴州尉犁縣塔里木
河南岸“鎖邊固沙”工程示范點,檢查組看到,原來高低起伏的沙丘已被推平,種上了羅布麻等沙生植物。
“羅布麻有抗鹽堿抗風沙抗旱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沙漠對綠洲的侵蝕。”尉犁縣林業和草原局林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李小東說,羅布麻還能制茶、制藥、織布,有很大的經濟價值,可以反哺生態建設。
在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光伏治沙鎖邊項目投入運營后,每年可節約能耗約11萬噸標煤。今年上半年,自治區新增新能源裝機規模占全國比重超過10%,位居全國第一,綠色低碳發展依法有效推動。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通過此次檢查,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法制處副處長趙云卿發現,新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雙縮減”,沙區植被覆蓋度和固碳能力“雙提高”,防沙治沙“一法一條例”得到貫徹實施。“這些都為打好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筑牢祖國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趙云卿說。
敢于“亮劍”,守牢生態紅線
“伊犁州兩級法院在涉草場案件審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保護草原?”
“怎樣既兼顧草原保護,又促進草原有效利用?”
“請問下一步在草原保護方面將采取哪些措施?”
……
近日,一場特殊的“考試”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舉行。伊犁州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轄區草原保護暨草場權屬糾紛情況開展專題詢問。提問方直指問題,應詢方坦率交流,共同為伊犁的綠水青山“把脈問診”。
伊犁州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草原是伊犁州旅游產業發展的基礎,也是支撐旅游業高速發展的核心要素。但游客駕車碾壓草場、隨意傾倒生活垃圾現象時有發生。
專題詢問中,伊犁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賈娜爾·阿汗介紹,伊犁州文旅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堅持處理好草原保護和利用關系。如那拉提景區根據景區生態承載確定了每日自駕車進入數量,夏塔景區每日限定進入人數,喀拉峻景區今年修建的停車場均采用生態格網鋪設,對景區草原環境影響降到最低。
大氣污染防治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尤其是在新疆經濟最發達、人口密度最高的“烏—昌—石”區域。
該區域占新疆面積的4.1%,承載了新疆近一半煤炭消費量,以及一半以上二氧化硫,約三分之一氮氧化物、顆粒物,四分之一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聚焦“烏—昌—石”區域大氣污染問題,加大監督力度,依法治污,守護藍天。
新疆某
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地處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生產三聚氰胺、硝酸銨和復合肥為主。過去,該公司生產要用大量煤炭,對大氣造成一定的污染。自治區、昌吉州兩級人大聯合環保部門下發通知,要求該公司限期整改。
該公司環保主管張倩介紹,收到整改通知后,企業投入3000萬元把燃煤鍋爐改造成天然氣鍋爐,改造完成后的設備提高了洗滌除塵效率,顆粒物排放量從18毫克/立方米降低到12毫克/立方米。
點滴努力,只為綠意盎然。自治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用好憲法賦予的監督權,不斷拓展監督的廣度和深度,以法治思維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守護綠水青山中彰顯人大之為、法治之力,助力新疆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