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中國石化:牢記囑托 勇當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排頭兵

2024-9-27 17:28 來源: 新華網

“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也是中國石化的核心職責和光榮使命。

堅定不移向更深、更致密、更復雜油氣勘探開發領域進軍,在西北地區率先啟動“深地工程”、落實4個億噸級規模儲量區,在大西南建成中國首個商業開發的百億方頁巖氣田涪陵頁巖氣田,在渤海之濱高效建設勝利濟陽頁巖油國家級示范區,國內油氣當量產量連續6年保持箭頭向上、連創歷史新高……近年來,中國石化持續提升能源供給能力,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了石化力量。

回望來時路,我國石油石化工業伴隨著共和國一同成長,創造了從“一窮二白”到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的奇跡,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鑄就了不平凡的75年。

奮進強國路,闊步新征程。中國石化始終胸懷“國之大者”,聚焦國之所需,情系民之所望,深入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以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赤誠之心,自覺肩負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歷史使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為祖國找油,為民族“爭氣”

——端牢能源飯碗,大力推進油氣增儲上產

初秋的黃河三角洲,黃藍交匯、五彩斑斕,猶如一幅渾然天成的絕美畫卷。

60年前,中國的第一口千噸井——坨11井在黃河三角洲的濟陽坳陷勝利村構造上誕生。自此,三萬里河東入海處,一批批高產井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60年后的今天,同樣在這里,勝利濟陽頁巖油國家級示范區建設正高效推進,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開辟了資源接替新陣地。

從千噸井到示范區,既是中國石化端牢能源飯碗的不懈拼搏奮斗,也是我國石油石化工業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

多年來,中國石化堅定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核心職責,大力實施七年行動計劃,持續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加快推動國內油氣增儲上產,推動高水平國際能源合作,全面提升能源供給保障能力。

資源根基不斷夯實——

塔里木盆地,中國石化在順北地區發現和落實十億噸級超深層海相大油氣田;渤海灣盆地,在濟陽坳陷發現和落實十億噸級陸相頁巖油增儲陣地;巴山蜀水間,在四川盆地累計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超萬億立方米……

近年來,中國石化全力推進高質量勘探,抓實物探高質量發展,強化成熟探區一體化精細評價,加大新區新領域風險勘探和圈閉預探力度,取得一批重大突破。近十年,累計新增石油探明儲量11.2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2.35萬億立方米。

穩油增氣勢頭良好——

高效建成開發涪陵、川西、順北等大油氣田,實現從陸相到海相、從以油為主到油氣并舉、從常規到常非并重的巨大跨域。

近年來,中國石化全力推進效益開發,堅持精細油藏認識、精準部署方案、精攻配套工藝、精算開發效益,持續夯實穩產基礎,大力推進滾動勘探與油氣藏評價,擴大效益建產規模,盤活難動用儲量資源,積極有效推進提高采收率技術應用,油氣當量產量屢創紀錄。今年上半年,中國石化實現油氣當量產量257.66百萬桶,同比增長3.1%,國內油氣當量產量再創歷史同期新高。

能源合作成果斐然——

近年來,中國石化始終堅持“合作共贏、互惠互利”理念,在油氣資源、成品油銷售、工程技術服務、國際貿易等領域開展廣泛國際合作,形成了利長遠、惠民眾、可持續的國際能源合作模式,打造了一批具有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的標桿項目。

加快打造規模化、效益型海外油氣生產基地,在境外23個國家擁有44個勘探開發項目,近十年,累計完成權益油氣當量產量近4億噸。堅持用全球資源服務全球市場,與境外80多個國家開展油氣貿易,2023年,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原油貿易超2.3億噸、LNG貿易超600萬噸,開放條件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能力持續提升。

長纓在手,敢縛蒼龍

——鍛造“核心利器”,不斷做強工程裝備和技術保障

西北荒原戈壁上,“深地一號”躍進3-3XC井在金色的胡楊林間傲然聳立,將深埋地下的油氣寶藏開采出來。

“攀登”近萬米深的“地下珠峰”到底有多難?

躍進3-3XC井完鉆井深9432米,需要穿越9個地層,層系越多、巖性越復雜,溫度越高、壓力越大。為解決這一開發難題,中國石化創新發展深層超深層海相油氣勘探開發理論技術及裝備,推開了超深層油氣寶庫大門。

近年來,中國石化高標準推進陸上油氣勘探開發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加快基礎理論認識創新,加強勘探開發工程關鍵技術和裝備攻關,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堅強支撐。

“向地球深部進軍”,“深地工程”新添大國重器。創新發展深層海相地質理論和勘探技術,自主研發的旋轉地質導向鉆井系統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自主研制的高溫高壓測井儀器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形成了萬米特深井安全高效鉆井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裝備,支撐了塔里木盆地順北油氣田建設上產,目前13口井完鉆井深超過珠峰高度,多次刷新亞洲最深井紀錄。

“東方頁巖革命”高效推動。積極引領頁巖氣技術創新進程,加快突破陸相頁巖油勘探開發理論認識和技術裝備,高效建成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建設我國首個陸相斷陷盆地頁巖油國家級示范區,開辟油氣增儲上產新領域新陣地。截至2023年底,中國石化已累計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1.2萬億立方米,累產氣623億立方米;頁巖油累計三級儲量超過10億噸。

數字化轉型步伐顯著加快。建成覆蓋國內上游油氣生產現場的物聯網,油氣生產信息化平臺(PCS)、勘探開發業務協同平臺(EPBP)等重點信息化項目加快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不斷取得新成效,為油氣增儲上產賦能效果持續提升。在勝利油田三號海上采油平臺開通我國首個海上采油平臺5.5G站點,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石油工程決策支持系統3.0”等5項技術入選2024年中國油氣人工智能科技優秀案例。

向“新”發力,逐“綠”而行

——推動能源轉型,加快構筑多能互補格局

天山腳下,近55萬塊光伏板相連成片,宛如藍色的海洋,向戈壁深處不斷延伸。

這是我國首個萬噸級綠氫示范項目——中國石化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已平穩運行超400天,生產的綠氫被源源不斷地輸送至附近的塔河煉化,助力煉化企業降碳增綠。

近年來,中國石化堅定不移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緊跟全球能源轉型大勢,努力構建氫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多種綠色能源供應體系,積極構筑“油氣+新能源”多能互補格局,加快打造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努力提供更安全、更潔凈、更多元的能源保障。

——著眼“新”,加快推進新能源規模化效益化發展。

積極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建成全球最大加氫站網絡,氫氣加注量占全國40%左右。牽頭推進氫能應用現代產業鏈建設,牽頭組建中央企業綠色氫能制儲運創新聯合體,發布國內首個《制氫加氫一體站技術指南》。做大做優氫能交通走廊,打造京滬氫能應用商業運營模式。截至目前,已建成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11個、加氫站128座,基本覆蓋“3+2”氫燃料電池示范城市群。

持續深耕地熱領域。成功承辦第七屆世界地熱大會,參展企業數量、展覽面積及展示品類均創歷屆地熱大會之最。領跑中深層地熱能開發,福深熱1井刷新我國地熱科學探井的最深紀錄。累計建成地熱供暖能力超9500萬平方米,成為國內最大的地熱能開發利用企業,為全國70多個市縣的百萬余戶居民提供清潔供暖服務。

有序發展風光發電業務。風光裝機累計超2000兆瓦,綠電消費規模位列全國第三,形成“風光互補”“綠電+CCUS”等多能互補的集成優化應用模式,打造國內油氣領域首個“源網荷儲”一體化智慧能源系統。

——發力“轉”,積極推動新能源與傳統能源融合發展。

推進傳統產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建成投產我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及配套的首條二氧化碳長距離輸送管道,將齊魯石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輸送至勝利油田并注入地層,既降碳減排又驅油增產。與殼牌、寶鋼股份、巴斯夫聯合開展中國首個開放式千萬噸級CCUS項目研究,帶動CCUS全產業鏈發展。

充分發揮現有終端網絡優勢,加快向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全力推動充換電和加氣網絡發展,今年上半年充電量和車用LNG經營量同比大幅增長。穩步推進“萬站沐光”行動,推出“石化易電”品牌,累計建成充電終端6萬余個,單槍日均充電量超過行業平均水平,月度充電量躋身全國前十。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中,保障能源安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任務艱巨。中國石化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堅決把能源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奮力譜寫能源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注入更加澎湃的動能,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