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14日凌晨消息,彭博社周五報道指出,中國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在2014年下降,是超過十年以來的首次,這也幫助了全球溫室氣體增長速度在過去一年保持了停滯狀態。這一發展加上國際能源署提供的最新數據,都顯示全球各國控制污染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效。
彭博社新能源金融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能源需求初步數據進行的估算顯示,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4年的碳排放量下降了2%,是2001年以來首次同比下降。
國際能源署在周五公布的報告中指出,全球范圍的能源行業碳排放量在2014年持平,是40年以來首次出現經濟衰退作為成因之外的碳排放量停滯或者是下降。這份報告說,中國和多個發達國家一直積極鼓勵在可再生能源和
節能措施上的投資,試圖擺脫經濟增長與碳排放之間的惡性關聯。
彭博社新能源金融在北京的分析師Sophie Lu說,中國的“煤炭需求正在下降”,而包括石油,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在內的其他燃料形式,消費量都在增加。國際能源署也在報告中提及了中國能源消費構成的這一變化,認為這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過去一年持平的原因之一。
國際能源署的首席經濟學家法堤赫-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這樣的結果是一個令人鼓舞的信號,“這給我了更大希望,人類能夠共同合作來對抗氣候變化這個我們在當今所面對的最重大威脅。”法堤赫-比羅爾已經在2月被任命為國際能源署的下任首席執行官。
中國方面取得的成果顯示,這個人口大國在限制環境污染方面已經取得了可見的進步,作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國,中國在太陽能,風能以及水電等清潔能源的開發中投入了大量資金,同時也持續降低對煤炭的依賴度。
根據彭博社新能源金融在1月發布的一組數據,中國2014年的可再生能源投資領先全球,895億美元的規模相當于全球范圍清潔能源投資的三分之一。藍橡公司在北京的分析師田苗(音)指出,中國的煤炭消費量在2014年同比下降2.9%,是至少十年以來的首次。
中國能源消費的增長速度則是在2014年下降至3.8%這個199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期的經濟增長速度也是1990年以來最慢的。
中國國家能源局在12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作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2014年時候有11%的能源來自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在內的非化石燃料,比例遠高于之前一年的9.8%。中國政府的目標是在2020年的時候將這類能源的占比提高到總消費量的15%。
國家能源局的數據也指出,2014年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從2014年的66%降低到了64.2%。
河北省環境保護廳廳長陳國鷹在本周早些時候表示,作為中國污染最嚴重的省份,河北在2014年減少了1500萬噸煤炭消耗,關閉141家煤礦,要求478家煤礦停工整頓。
根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14年11月所達成的一個協議,中國政府承諾在2030年之前實現碳排放的零增長。
一個更加廣泛的氣候變化協議有望于2015年12月在巴黎的氣候問題談判中完成。2014年的利馬輪協商已經提出了一個各國承諾減少碳排放的計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