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以及
福建省委金融工作會議的重要部署,全方位宣傳展示金融系統深入實施金融強省戰略的具體做法和典型經驗,在中共福建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福建監管局、中國證監會福建監管局的指導下,人民網福建頻道開設“金融強國——福建在行動”案例征集展播活動,通過典型案例征集展播,全景式、立體化展示金融系統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多維度、多層次地講好福建金融機構扎實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典型經驗和生動故事。
本期展播案例:《點綠成金——福建農信聚焦三張“權票”盤活農村“沉睡”資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福建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下簡稱“福建農信”)積極探索創新金融服務模式,聚焦“林票”“綠票”“竹票”三張“權票”,推出“林票貸”“福林·永綠貸”和“福竹貸”三大綠色金融產品,聚焦農村“沉睡”資產的
市場化與經濟化運作,為當地農民拓寬融資渠道,有效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案例背景】
福建是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農信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通過金融創新,深度挖掘本地生態資源的潛在價值,將農村“沉睡”資源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增長點。通過系列綠色金融產品的推出,有效解決鄉村融資
難題,引導區域經濟綠色轉型,促進生態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做法與經驗】
激活“林票”價值,拓寬林農融資渠道
為有效解決林農在發展中遇到的融資難題,省農信聯社指導支持武平農信聯社推出“林票貸”產品,將林業資源轉化為可質押的金融資產,還利用林票為林農提供資金支持,有效解決林農林業產業生長周期與借款資金還款期限不匹配的難題,讓農民在不砍樹的情況下,也能實現經濟收益。
武平農信聯社依托天源國有林場制發的“林票”,允許林農以此為質押,獲得相當于評估價值90%的貸款額度,貸款期限最長可達5年,且利率優惠于市場水平。林票貸的推出,成功破解了林業資金周轉困難的瓶頸,釋放林業資源的潛在價值。至2024年7月末,武平農信聯社綠色貸款余額8.58億元,為當地林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助力林農實現增收致富。
武平農信聯社金融助理前往林農林場查看靈芝生長情況。
武平農信聯社金融助理前往林農林場查看靈芝生長情況。
激活“綠票”價值,助力深化集體林改
在深化集體林權改革的背景下,省農信聯社指導支持永春農信聯社積極探索林業資源的市場化路徑,配合永春縣政府率先推出“綠票”收益憑證。通過創新收益憑證,有效解決了林權流轉難、森林資源變現難、集體林質量提高難、林業融資難、森林空間利用難、林下經濟發展難等
問題,推動了林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并為持有綠票的林農和企業提供了可靠的融資渠道,促進了生態與經濟的協同發展。
永春“綠票”分為合作經營類、林下經濟類和林業
碳匯類三種,由國有企事業單位通過提升森林質量后制發。永春農信聯社不僅參與了“綠票”管理辦法的制定,同時推出“福林·永綠貸”產品,專門為綠票持有者提供貸款服務。在2024年8月6日的“綠票”首發儀式上,永春農信聯社為項目授信10億元,并與永綠林業發展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這一創新舉措有效激活了林業資源的經濟潛力,推動了永春縣的生態經濟發展。
永春農信聯社現場為永春綠票項目授信10億元。
永春農信聯社為永春綠票項目授信10億元。
激活“竹票”價值,賦能竹林經濟發展
為解決竹林資源利用不足的問題,省農信聯社指導支持沙縣農商銀行在沙縣區全國首批竹票發放的同時,配套推出綠色金融產品“福竹貸”,賦予“竹票”金融屬性,以竹票作為增信依據,幫助持有竹票的村民能夠方便獲得生產經營所需的信貸資金,有效解決竹農零散低效經營及資金回籠周期長的難題,充分調動竹農參與改革的積極性,促進了竹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沙縣“竹票”是指將低效竹林經營權向國有林業企業流轉后,為林權所有者制發的收益權憑證。竹票記載持有人姓名、竹林經營權流轉面積、收益標準等信息。沙縣農商銀行通過整村授信模式為竹票項目提供了3000萬元的授信支持。這一舉措激活了竹林資源,實現資源變資產,讓當地竹農從林改中真正收益,推動沙縣區林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全國首批竹票發放儀式。
全國首批竹票發放儀式。
【成效與啟示】
通過“林票貸”“福林·永綠貸”和“福竹貸”產品,福建農信成功幫助農村“沉睡”資源實現了經濟價值提升,破解了鄉村振興和特色產業發展的資金難題,不僅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還促進了農民增收、生活水平提高,推動了生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截至目前,福建農信的綠色信貸余額666.31億元,惠及26萬農戶和企業。
福建農信通過探索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展示了金融創新如何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和綠色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為生態資源的經濟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