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草局近日發布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最新成果。自2008年全面啟動集體林改以來,截至目前,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運行機制基本建立,形成了集體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經營的格局,全面實現“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集體林森林面積21.83億畝,比林改前增加37%;集體林森林蓄積量93.32億立方米,比林改前翻了一倍;集體林地畝均產出300元,比林改前增長3倍多。
目前,集體林地明晰產權、承包到戶、勘界發證工作順利完成,共發放林權證1億多本。林權納入不動產統一登記,林權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專業大戶、家庭林場、林業專業合作社、林業企業等林業新型經營主體蓬勃發展,總數近30萬個。林權抵押貸款余額從2010年的100多億元增長到目前的1700多億元。各地創新發展林業
碳匯,推出林業碳票、林業碳賬戶等新舉措新辦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林業生態建設。
據介紹,下一步,林草部門將錨定生態美、百姓富的目標,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動山區林區“含綠量”“含金量”同步提升。積極穩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創新,加快建成權屬清晰、責權利統一、保護嚴格、流轉有序、監管有效的集體林權制度,推動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