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請您結合玉溪的實際,談談如何正確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
我們緊緊圍繞省委“3815”戰略深化“玉溪之變”,夯實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貫穿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領域,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玉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不斷改善水環境、大氣環境、土壤環境質量。
一是聚焦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強化多污染物協同
減排,2022年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100%,是歷史上最好的年份之一,近年來玉溪市均未出現重度污染天氣。二是深化治湖實踐,統籌實施“五位一體”湖外水資源循環利用綜合性工程,深化落實“三治一改善”工作,持續加強水質分析研判,采取系列有效措施,“三湖”保護治理取得較好成效。三是強化土壤污染風險防控,大力推進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確保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100%,全市重點建設用地實現安全保障,守住讓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底線。
近年來,全市均未出現放射源失控、丟失、被盜和輻射污染事故,沒有發生重特大環境人為損害事件,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玉溪正在加速構建。
另一方面,玉溪嚴格生態環境監管。
一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堅持以“堅守底線、不觸紅線”為準則,大力推進環評審批制度改革,提升環評審批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以最大限度壓縮時限、簡化流程,實現最高水平的全流程審批服務,最快的審查審批效率;同時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上馬,嚴格控制重點行業產能規模,持續淘汰落后產能,引導
鋼鐵、
建材、
化工、
有色金屬等行業企業
節能降碳升級改造,積極打造“零碳園區”和“零碳企業”,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
交通運輸結構、農業結構等加快調整,全力以赴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是強化執法監管。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及時辦理各類環境污染舉報投訴案件;加強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提升,撫仙湖部省聯合工作組和中國昆明高原湖泊國際研究中心撫仙湖聯合研究基地在玉溪落戶,為玉溪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保障。
三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
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綠色低碳轉型中推動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問:未來,玉溪市將從哪些方面發力推進美麗玉溪建設邁進新征程?
2023年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提出,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美麗玉溪是美麗中國的組成部分,無論是從推進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本質要求,還是從改善群眾生活品質的角度來看,都勢在必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把美麗玉溪建設放到美麗中國建設、放到
云南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放到“3815”戰略發展目標中謀劃推進。具體來說,玉溪市生態環境系統將從3個方面來推動美麗玉溪建設:
一是增強恪盡職守、初心不改的使命感,勇當美麗玉溪建設的“實干者”。
繼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后,玉溪市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錨定一個目標、打好兩場硬戰、抓實七大任務”,“錨定一個目標”,就是要全面建設美麗玉溪。全市上下都把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與此同時,我們注重解決好思想認識的問題,聚力增強內生動力,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著力點,始終做到以理論上的清晰確保政治上的堅定,主動服務和融入發展大局,在美麗中國建設云南實踐中找準美麗玉溪建設的突破口和切入點,認真分析研究我們在美麗玉溪建設中的定位、目標、工作布局、特色亮點。
二是樹立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勇當美麗玉溪建設的“奮進者”。
在推動美麗玉溪建設這件大事上,我們全力以赴以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玉溪高質量發展。一是按照保護好生態環境是最主要的職責,支持服務好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最主要的任務這一“雙重定位”來抓好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大氣環境質量方面,要更加注重統籌調度,積極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嚴格落實藍天保衛戰各項任務,積極做好污染天氣的防范應對。水環境質量方面,更加注重風險管控與防范,確保“好水”斷面水質保持穩定,項目化、清單化推進“三湖”保護治理。土壤環境質量方面,進一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持續做好重點建設用地聯動監管,確保全市重點建設用地安全保障率達標。
持續提升環境治理能力。抓好各類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加強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環境監測監控能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對環境管理較為規范的企業開啟“免打擾執法模式”,做到“對違法者依法嚴懲,對守法者無事不擾”;積極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兩山”基地創建等系列行動,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牢牢守住生態安全底線。
三是懷揣為民務實、久久為功的責任感,勇當美麗玉溪建設的“示范者”。
錨定目標,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一條一條對照、一條一條落實,以實干苦干高標準打造“玉溪樣板”。一是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涵養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的正氣。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出鞘,面對矛盾問題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急關頭敢于挺身而出,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二是增強面對困難問題的勇氣。堅持“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以生態環境執法大練兵為抓手,在練中干,在干中練,不斷提升我們直面問題、善于斗爭、敢于碰硬的能力水平,努力打造一個生態環境優美、資源利用高效、經濟社會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生產環境,讓全市人民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