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認識顯然是錯誤的。”潘岳說,違法普遍,不僅反映企業守法意識薄弱,同時也說明以往環境執法不夠嚴格。新《環保法》基于我國環境問題嚴重的現實,提出了一系列嚴格措施,這是完全必要的,體現了黨中央對環保的高度重視,必須嚴格執行。
潘岳表示,“今后環境標準還將不斷變嚴,這是大勢所趨。對企業來說,下決心重視環保是唯一出路,如果企業不重視環保,將來只有死路一條?!?/div>
潘岳表示,“部分環保執法人員有畏難心理,不愿意認真貫徹實施新法,這種心理是錯誤的。”他說,首鼠兩端必然導致疏于職守、失職問責。
對于一些人認為新法雖然規定了按日計罰等處罰措施,但錢罰得少,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違法成本低”的問題,潘岳回應說,解決違法成本低的問題,不能僅僅依靠罰款。通過嚴格執法,促使企業不敢偷排、漏排以及超標排放,并保持持續穩定的達標排放,才是解決違法成本低的根本。
環保部2日公布的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新法生效兩個月左右時間里,全國實施按日計罰案共15件,個案最高罰款數額為190萬元,罰款數額達723萬元;實施查封、扣押案共136件;實施限產、停產案共122件;移送行政拘留共107起。
據通報,新《環保法》生效以來,各地公安機關已對部分環境違法案件責任人實施拘留。如
四川省公安機關今年1月成功偵破一起重大污染環境案,“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涉嫌違法處置工業危險廢物,公安機關對包括公司總經理在內的12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目前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河北省唐山市公安機關1月以來已偵辦涉及環境污染刑事案件58起,刑事拘留42人。
2月8日,湖北黃石市下陸區法院因向大氣排放含砷廢氣而判決6家企業14名責任人。各地法院最近還相繼受理和審判了一批環境公益訴訟案件,
江蘇省泰州市環保聯合會針對6家
化工企業違法排污污染公共水域案,成功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江蘇省高級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要求6家企業承擔1.6億元環境修復費。
與此同時,公檢法也介入新《環保法》實施,環保行政執法得到司法機關有力支持。最高法院在全國18個省設立了382個環保法庭、合議庭或巡回法庭。
潘岳強調,環保部門必須統一認識,鐵腕執法,不折不扣把新法貫徹落實到位?!叭魏伪^、畏難、怠惰的態度都是中國環保人的恥辱;任何放任、回避、慵懶的行為都是中國環保人的失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