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東區生態環境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河東區委、區政府和市生態環境局決策部署,以黨建引領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力打造海河東岸有特色有魅力的“中國式現代化品質活力區”,為加快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貢獻河東之為。
建設政治忠誠的模范機關
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河東區生態環境局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讓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成為黨員干部的鮮明品格。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和市生態環境局重點工作,帶頭抓謀劃、抓推動、抓落實。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制定并落實黨組議事規則,對“三重一大”事項上會集體研究。舉辦豐富多彩的“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活動,開展“這個舞臺交給我”“走進警營 錘煉鐵軍”“美麗河東”攝影展、“做河東人 識河東路”“頭雁計劃1+N”幫包工程等活動20余項。通過創新黨建載體筑牢全員思想根基,激發黨員干部擔當善為的內生動力,擦亮“兩山衛士環保鐵軍、爭做先鋒服務群眾”黨建品牌。
鍛造敢打必勝的鐵軍隊伍
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生態環境執法實踐,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制勝優勢。堅持構建大環保格局,下好環境監管“一盤棋”,強化與各職能部門、屬地街道等聯勤聯動、信息共享,開展“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檢查,打好齊抓共管“組合拳”。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主線,扎實組織各項專項執法檢查。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持續開展案卷評查,顯著提升辦案質量。貫徹落實“全年、全員、全過程”練兵,在2023年天津市生態環境執法大練兵工作中,河東區排名第五,獲評市級突出進步集體,實現連續3年位次提升。鞏固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改革成效,打造“人才雁陣”,2021年以來,新增執法人員22人;配強干部隊伍,民主推薦正科級干部5名、副科級干部4名;大力培養執
法尖兵和專家型人才,兩人入選河東區人才庫。
激活綠色發展的強大動能
通過“黨建+”模式,推動黨建與業務高度融合,一同謀劃、一同部署、一同考核。聚焦20項民心工程,結合河東“擁站、沿河、臨空、近海”的區位特點,一體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讓提升城區顏值與實現經濟價值同頻共振。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平安河東”建設,完善醫療廢物全覆蓋收集體系,141家產廢單位危險廢物均實現無害化處置。持續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目前已創建“無廢細胞”55個。推行審慎包容差異化執法,動態調整執法正面清單,以“個性化”定制驅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善用科技賦能,拓展非現場執法應用場景,通過無人機、走航車、在線監控系統、高空瞭望攝像頭等科技手段,使執法方式加快向科學精準執法轉型,讓人民群眾的環境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營造美美與共的社會氛圍
時刻牢記“國之大者”,著力講好河東環保故事。依托12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設立13塊立柱式戶外科普觸摸屏,拓展“黨建紅引領生態綠”輿論陣地。推動“美麗中國 我的零碳生活”公益品牌落地河東,舉辦生態文明大講堂,開展環保科普、“無廢細胞”創建等宣傳教育活動,覆蓋學校60余所、小區10余個、居民1.5萬余人。區內1人榮獲“全國生態文明先進個人”稱號,1人榮獲“全國最美生態環境志愿者”稱號,生態環境宣傳格局進一步形成,全社會建設美麗河東熱情不斷提升。
新征程上,河東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實干擔當作為,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點綠成金、逐綠前行,讓美麗河東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