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泄露問題
過去,一些成員國已經表示對現行全球氣候體系的雙重體系的顧慮,因為京都議定書只規定了發達國家必須執行的
碳排放削減,其風險是造成碳泄露。也就是產業和相關的碳排放轉向那些排放
政策松懈的國家和地區。
為應對這些顧慮,歐盟議會各機構在過去多年中擬定了一些選定的歐盟產業名單,令他們可以享受免費的排放額度。
八國的聯合部長聲明支持歐洲理事會10月的一項決定,繼續這項免費額度政策直到2030年,只要成員國沒有其他相當的減讓措施出臺。
但是,部長們承認,在一些研究中發現,沒有證據顯示,歐盟的碳價格系統造成生產向外轉移。
周三,歐盟成為首個向巴黎氣候協定遞交國家貢獻計劃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成員。未來數月將檢驗其他成員國在制定國家貢獻計劃方面工作的成果如何。
同時,國際社會將繼續關注歐盟
碳交易系統改革的進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政府已經開始轉向使用
市場機制作為削減碳排放的工具。
事實上,關于市場機制在新的氣候協定中的確切作用,以及如何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協調不同國家進行的不同的市場和非市場行動,多邊層面的討論還將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