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胡彬:氣候變化給全球經濟帶來的嚴重影響已經不容忽視

2024-7-23 16:48 來源: 中國環境報

在3月23日世界氣象日到來之際,世界氣象組織(WMO)日前發布《2023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地表溫度、海洋熱量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極海冰面積和冰川消融等多項氣候變化指標創下新紀錄。

報告說,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過去1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

今年1月上任的WMO秘書長塞萊斯特·索洛表示:“我們正在向全世界發出紅色警報。我們在2023年看到的情況,尤其是前所未有的海水升溫、海冰面積和冰川消融,尤其令人擔憂。”

全球近地表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基線高出1.45℃

報告稱,2023年的全球近地表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的平均水平高1.45 ± 0.12℃。2023年是174年觀測記錄中最暖的一年。這打破了之前最暖年份的記錄,即比1850-1900年平均水平高1.29±0.12℃的2016年和高1.27±0.13℃的2020年。

同時,2014-2023年的十年全球平均溫度比1850-1900年的平均水平高出1.20±0.12℃。從全球來看,從6月到12月,每個月的溫度都創下了該月的最高紀錄。要特別指出的是,2023年9月的溫度遠遠超過了之前9月份的全球紀錄(0.46至0.54℃)。

不管是1.45℃還是1.2℃,都意味著警報響起,氣候危機無疑是人類面臨的一個決定性挑戰。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全球氣候治理研究主任胡彬表示,1.45℃離《巴黎協定》設定的溫升上限目標1.5℃已經非常接近,同時近十年的全球平均溫度高出1.2℃表明2023年的高溫并不是偶發現象,而是趨勢性的增長。

2023年,平均到每天而言,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海洋受到海洋熱浪的侵襲,重要的生態系統和食物系統受到損害。到2023年年底,超過90%的海洋在這一年的某個時間經歷過熱浪條件。

據初步數據顯示,在北美西部和歐洲極度融化的推動下,全球一組基準冰川遭受了有記錄以來(自1950年以來)最大的冰量損失。

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對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陸都產生了重大的社會經濟影響。根據這份報告,2023年,熱浪、洪水、干旱、野火等影響了數百萬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胡彬說:“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氣候變化被認為是導致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的主要推手,因此氣候變化給全球經濟帶來的嚴重影響已經不容忽視。”

可再生能源轉型能否帶來希望?

可再生能源發電主要由太陽輻射、風和水循環的動態力量驅動,因其具有實現去碳化目標的潛力而躍居氣候行動的前沿。2023年,可再生能源的新增容量比2022年增加了近50%,總發電能力達到510千兆瓦(GW),這是過去二十年中觀測到的最高速度。

這從一定程度上表明,有潛力實現 COP28上設定的清潔能源目標,即到2030年將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加兩倍,達到11000千兆瓦。

本周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部長級會議,來自世界各地的氣候領導人和部長們將自迪拜COP28以來首次齊聚一堂,推動加快氣候行動。

胡彬表示,哥本哈根氣候部長級會議將推動各國加速落實COP28達成的“阿聯酋共識”,尤其在氣候變化不斷加劇的背景下,各國應加強國際合作才能共同應對挑戰。

不可否認的是,全球溫度的長期上升離不開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

報告說,數據顯示,2023年,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一氧化二氮(N2O)這3種主要溫室氣體的濃度在2022年創紀錄的水平上繼續上升,其中CO2的濃度水平比工業化前水平高50%。

眾所周知,CO2的壽命很長,這意味著在未來許多年里,溫度將繼續上升。

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各國應務實推進低碳轉型,發達國家要率先加速減排并提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同時幫助發展中國家尋求能源轉型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平衡,提供資金、經驗和技術支持,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實現全球氣候目標。”胡彬說。

但是,氣候資金缺口巨大一直是面臨的一個難題。據測算,在平均情景下,要實現1.5℃的路徑,每年的氣候融資投資需要增長六倍以上,到2030年達到近9萬億美元,到2050年再增長到10萬億美元。 同時,適應資金仍然不足,全球適應資金缺口仍在擴大。

這份最新的全球氣候狀況報告表明,地球發出了求救信號,2023年氣候變化指標達“爆表”水平,所有主要指標都在拉響警報。

胡彬表示,“希望這份報告能夠引起足夠重視,切實提高人們對氣候行動緊迫性的認識,真正行動起來并踐行所做的承諾。”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