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湖北省襄陽市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努力書寫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環境答卷”

2024-7-22 10:53 來源: 中國環境 |作者: 李丹 趙月

打造“綠色襄陽”,155公里城市綠道環山順水、沿城連景,136處公園綠地讓市民推窗見綠、出門見景;今年1至5月,湖北省襄陽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105天,優良率為69.1%,同比增加4.9個百分點。

打造“低碳襄陽”,襄陽市目前擁有國家級綠色工廠27家、省級綠色工廠30家;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5.96%;已有36家企業納入湖北省碳交易市場管理,并有6家發電企業將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管理,企業履約率保持100%。

近年來,襄陽市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堅決扛牢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努力書寫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環境答卷”,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精準治污 守護藍天白云

“空氣好,環境好,心情就好,這樣的幸福看得見、摸得著。”近日,市民李姍姍相約朋友登上扁山,擁抱藍天,心情格外舒暢。

今年1至5月,襄陽優良天數105天,優良率為69.1%,同比增加4.9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5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

空氣質量逐步提升,得益于全市精準治污。為了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的藍天白云,呼吸到更加清新潔凈的空氣,襄陽市聚力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以污染物總量減排為核心,統籌推進轉型、治企、減煤、控車、降塵,不斷增強大氣污染綜合治理能力。

企業是污染物排放的主體,也是環境治理中的關鍵環節。襄陽市大力推動鋼鐵企業和水泥企業開展超低排放改造。湖北立晉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已完成有組織排放超低排放改造,武鋼集團襄陽重型裝備材料有限公司已完成有組織排放超低排放改造和無組織排放超低排放改造。4家水泥企業中,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壩宜城水泥有限公司、湖北谷城泰隆水泥有限公司已完成第一階段超低排放改造,葛洲壩老河口水泥有限公司已完成改造。

縱深推進工業減排。圍繞鑄造、化工、水泥、工業涂裝等行業精心謀劃實施600個大氣治理項目,目前已完成347個,完成率56.9%。將300家企業納入環境深度治理名單,開展現場“診斷”,并制定改造措施和方案,力爭從源頭上治理環境問題

加大煤炭削減力度。出臺《關于實施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管理的通告》,規范禁燃區外燃煤生產、經銷企業(點)、燃煤經銷戶生產經營行為。

機動車超標違法溯源。對路檢處罰、黑煙抓拍、老舊國三車輛溯源其年檢環檢檢測機構進行重點監管,超標車輛納入“I/M閉環管理”名單進行管理。

深化揚塵管控。城區建筑面積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在建房屋建筑項目和工程造價在2000萬元以上的在建市政建設項目,安裝揚塵監測設備和視頻監控設備,并接入市住建系統智慧工地平臺,實時監控。

看得見藍天,望得見遠山。“藍天常在”非一日之功,大氣污染防治需要持續發力,需要上下聯動。下一步,襄陽市將繼續迎接一個個艱巨的挑戰,為人民群眾保衛更多藍天。

流域治理 打造碧水綠岸

盛夏時節,鹽池河水流清澈、兩岸蔥綠,在陽光下泛起粼粼波光。

今年,谷城縣鹽池河等9條小流域納入流域綜合治理任務。鹽池河約29公里,流域沿線已完成田河、堰河、下七坪、何灣、謝灣社區部分河道治理,并完成綠化、亮化、健身步道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鹽池河流域內以茶葉產業為主導產業,形成了以鄉村旅游為核心,食用菌、特色種植養殖、集鎮務工為一體的多產業發展格局。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流域基礎設施,推進產業發展。

流域綜合治理只是襄陽市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的一個縮影。襄陽市印發實施《襄陽市2024年重點流域水質提升攻堅工作方案》,對滾河、唐白河、蠻河等重點流域水質斷面實施“一斷面一策”精準管控,督導攻堅舉措落地見效。

持續深化聯防聯治。與十堰市、荊門市、南陽市等地建立漢江、唐白河流域聯防聯治機制,與神農架林區簽訂南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加強信息共享、聯合執法和協同共治,每年籌集補償保證金1400萬元,激勵、壓實上下游地區保水護水責任。

持續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襄陽市成為國家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宜城市鶯河幸福河湖建設項目成為全省首個、全國15個幸福河湖建設試點之一,谷城漢江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獲得第七屆湖北省環境保護政府獎,漢江襄陽段獲評省級美麗河湖。

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今年以來,全市9處縣級以上和73處鄉鎮級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推進長江高水平保護提質增效。制定實施9個專項行動計劃,全力保護漢江生態。持續推進漢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截至目前,生態環境部交辦襄陽市990個整治任務已完成971個,完成率98.08%。

“三位一體”推進農村環境整治、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截至5月底,完成65個村莊環境整治和77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編制完成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一水一策”。襄陽市成功入選2024年中央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名單,將獲1億元中央資金支持,惠及10個縣(市、區)約10.5萬人。

目前,漢江水質常年穩定在二類。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連續5年達到100%,28個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首次實現100%,國省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9處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穩居全省水環境質量第一方陣。

追“新”逐“綠” 釋放綠色發展動能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鑄造分公司關停老廠區,投資9.2億元打造新一代綠色鑄造智能工廠,配置先進環保設備處理廢氣,顆粒物排放由30毫克/立方米降低至9毫克/立方米;車間頂部鋪設的光伏屋面,年均發電量1125萬千瓦時。

華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推進5G醫藥化工智慧園建設,依托物聯網,企業能源消耗量降低了10%,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噸;生產成本降低了10%,節能降本約1000萬元。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襄陽市積極布局節能環保產業,推動城市綠色發展,勇當湖北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排頭兵。

打造綠色轉型的活力新城。過去一年,東風納米12萬輛S31新能源乘用車下線上市,中力5萬輛新能源叉車整車量產,比亞迪30GWh動力電池16條生產線全部投產,襄陽市成為湖北唯一、全國7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之一。

截至目前,東風德納車橋、新華光信息材料等8家企業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名單;華新水泥、力生電纜等15家企業入選省級綠色工廠名單。截至目前,襄陽市擁有國家級綠色工廠27家、省級綠色工廠30家。

打造低碳環保的典范之城。目前,全市擁有節能環保規上企業91家,培育了以駱駝集團為龍頭的動力電池梯次利用,以順博鋁業為龍頭的有色金屬再生利用,以萬洲電氣為龍頭的節能電機控制等3個百億產業集群,年產值超過500億元,近三年年均增長10%以上。

襄陽市緊抓能源結構轉型契機,依托自身豐富的磷、硅、釩礦資源優勢,圍繞“資源—材料—電池—應用—回收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全生命周期產業鏈,著力延鏈條、擴規模、拓應用,吸引了比亞迪、吉利科技、贛鋒鋰電等優質企業來襄投資,為襄陽注入新的經濟活力,引領襄陽傳統產業向綠色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助力襄陽構建綠色產業體系。

目前,襄陽市已形成高新區高效節能產品及裝備制造基地、谷城縣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老河口市國家循環園區三大環保產業片區,擁有廢鉛、廢鋁、廢舊鋼鐵、廢塑料、農林生物質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五條完整產業鏈。

襄陽市先后獲得“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優秀城市”“中國城市數字經濟百強市”“全國首批創新驅動示范市”“國家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等多項國牌,成功創建五星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第二批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

作為全國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襄陽積極開展碳達峰試點工作。襄陽市已有36家企業納入湖北省碳交易市場管理,并有6家發電企業將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管理,企業履約率保持100%。

下一步,襄陽市將加快低碳轉型,力爭到2025年,開展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循環化改造、綠色園區建設的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占比達到100%,城市重點行業工業企業碳排放強度降低18%以上。

增綠護綠 提升生態“顏值”

“一江碧水穿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生動描繪了襄陽城市山水形態格局。

155公里城市綠道環山順水、沿城連景,136處公園綠地讓市民推窗見綠、出門見景,襄水源生態公園、鳳林古渡生態公園、魚梁洲中央生態公園讓人們身居鬧市也能徜徉小橋流水,領略春華秋實。

當下,襄陽市正立足自然生態本底優勢,推動山水城洲有機融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近年來,襄陽市堅持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扎實推進生態項目、生態公園建設,努力為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真正實現了“開門見綠、推窗見景、出門進園”,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占地266萬平方米的魚梁洲環島景觀帶綠意盎然,花團錦簇,經大規模生態修復和綠化,昔日雜草叢生的荒島,如今初步呈現全洲遍綠、四季有花、處處是景的城市綠心風貌。

張灣磷石膏堆場和柿鋪磷石膏堆場兩座磷石膏“大山”被削峰鏟平、覆膜封存,顯露出綠色景觀,宛如一條條狹長的綠色長廊點綴在漢江江畔。

投資5.5億元,對峴山1430畝的礦山山體進行生態重置,城市“傷疤”變身“城市花園”。大力推進國家第一批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點——火石山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項目,污染周邊樹木、水源的“垃圾坑”逐漸成為綠色公園。

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5.96%,有襄陽漢江國家濕地公園、谷城漢江國家濕地公園、南漳清涼河國家濕地公園、宜城萬洋洲國家濕地公園、樊城長壽島國家濕地公園、老河口西排子湖國家濕地公園6個國家濕地公園。襄陽市獲得“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民生林業產業示范區”等榮譽稱號。

生態修復換來金山銀山。襄陽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用心呵護綠水青山,深入挖掘綠色價值,大力發展生態產業,綠色底色越發鮮亮,城市“含綠量”“含金量”穩步提升。

隨著生態保護與修復的深入推進,襄陽市生物多樣性明顯提升,已建立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自然保護區15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1個、市級及以下12個;野生植物、動物資源豐富,境內分布有國家級珍貴樹種61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80種、國家“三有”保護和湖北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218種。

站在新起點上,一個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襄陽,正在向我們走來。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