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3-1 22:39 來源: 光大證券
表:歐盟對航空業強制施行減排配額的重要事件
重要事件 | |
2008/11 | 歐盟議會和歐盟委員會通過新法案決定在2012年對所有進出歐盟的航空公司強制執行減排配額 |
2009/12 | 美國三家航空企業和行業協會聯合起訴歐盟,理由是航空碳關稅違反《國際民用航空公約》的多項條款且具有歧視性 |
2011/12 | 歐洲法院駁回美國企業和協會的訴訟 |
2011/12 | 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禁止航空運輸企業向歐盟繳納航空碳關稅的法律草案 |
2012/02 | 中國民航局宣布,中國航空企業未經有關部門批準不得參與 EU ETS,成為全球第一家政府正式公開表示反對的國家。并且暫停價值 120億美元的35架A330空客飛機的定購,漢莎航空 A380運營上海航線的申請也未獲有關部門批準 |
2012/02 | 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在內的 26 個國際民航組織成員國發表聯合宣言并提出一攬子反制措施,如法律禁止本國航空企業參與 EU ETS,修改與歐盟的“開放天空”協議,進行暫停或改變有關擴大商業飛行權利的談判等,并試圖通過國際民航組織(ICAO)、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來加強與歐盟的談判,迫使其取消實施或延緩實施或修改部分內容后實施 |
2012/09 | 英、法、德、西等四國政府公開向歐盟委員會申請停止征收航空碳排放稅 |
2012/11 | 歐盟委員會宣布,在2013年秋季,即聯合國 ICAO 大會之前,暫停對非歐盟航空公司征收航空碳排放稅,但對歐盟境內的航班還將繼續征收 |
2013/09 | 歐盟氣候變化行動委員會向ICAO提交了一份計劃,按照計劃無論航程起點在哪,在歐盟領空飛行的航空公司需支付整個航程15%碳排放量的污染費 |
2013/10 | ICAO大會否決了歐盟單方面征收航空碳關稅的提案 |
2013/10 | 歐盟委員會啟動了另一方案,擬對飛經領空的外國航空公司按飛機噸位、飛行距離等征收航空碳關稅,并希望 2014 年3月前協商一致并抓緊實施。這個方案可能會促使歐美達成一致協議。 |
2014/03 | 歐盟達成協議只將歐洲航企歐盟領空內的航空碳排放納入 EU ETS,若 2017 年還未達成全球性航空減排協議,再將所有使用歐盟境內機場的航企都納入 EU ETS |
資料來源:光大證券研究所
歐盟委員對航空業強制實施碳減排配額,本質就是一種碳關稅。中國民航運輸協會估算,從 2012 年起,進入名單的國內 33 家航空企業需為此繳納 8500 萬歐元的碳排放費,至 2020 年將達 3 億歐元。此外這種機制一旦在航空業得以實施,歐盟將完全有可能向其他行業滲透,從而影響全球的政治、經濟格局。
這次爭端能夠暫時得以解決是中美在此事上的態度一致,并且中國通過對空客施加壓力,從而促使歐盟內部分化,但是奧巴馬政府在清潔能源和環境保護上一直持有積極態度,未來很有可能出現分化。所以推動低碳經濟,是應對低碳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的根本方法。
2 應對溫室氣體是低碳經濟的長期動力
溫室氣體上升導致溫度不斷上升進而影響冰川和湖泊,面積逐步下降。
溫室氣體上升導致溫度不斷上升進而影響冰川和湖泊,面積逐步下降。
正是這樣的環境變化,導致近年來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日益頻繁,各國日益重視全球氣候變化。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大背景下,實行低碳經濟是各國需要長期推行的政策。
碳交易是低碳經濟政策中最全面的一種方式
推進低碳經濟方式有很多種,我們將其分為三大類,命令型、財稅型和市場型,命令型一般指的是依靠規章或者標準來限制某些企業的排放。財稅型就主要是利用稅收、補貼和融資優惠等手段達到目標。市場型主要是指政府構建市場,推動排放企業進行排放權的交易。
表:各種推行低碳經濟政策的優缺點
政策手段 | 優點 | 缺點 | |
財稅型 | 費用(碳稅,碳費) | 增加財政收入,具有收入分配效應,可行度高 | 影響經濟發展;政府參與度過高,稅收規則制定不當,可能造成非高能耗部門浪費 |
財稅型 | 補貼(直接補貼,稅收優惠) | 可行度高,補貼得當時候碳經濟效益明顯 | 補貼不易確定,可能造成市場扭曲,而且受惠者不一定是應得者;對國家財政有一定的要求 |
財稅型 | 融資(融資優惠利率,政策性貸款) | 可以有效推動項目發展 | 融資造成資金分配錯誤 |
命令型 | 排放標準 | 對政府的財政需求較低 | 容易形成信息不對稱,執行成本較高 |
市場型 | 配額交易(碳交易) | 總量控制,監管容易,針對全行業;不需要政府額外的資金投入;能夠形成增量資金,解決項目開發的融資問題,形成資源配置機制;能夠以最低的經濟成本達到減排的效果;逆周期 | 設計機制較難;配額控制較難; |
資料來源:光大證券研究所 |
在過去20多年的實踐中間,各種政策工具在不同的場景發揮著其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工具相互協同著發揮減碳的作用。
相較于其他手段,碳交易制度有兩點明顯的優勢。其一,碳交易制度是逆經濟周期的,可以起到自動穩定器的作用。經濟蕭條時期碳排放少,市場上的二氧化碳需求減少,價格下降,需要購買碳排放量的企業減輕經濟負擔。反之,在經濟高漲時期,對企業碳排放產生抑制效應。其二,減少政府干預。碳稅的制定設計中有很多政治博弈,政策的制定、通過和實施經過時間較長,使得效率下降。而碳交易體系相對來講受到政府的干預較小,一旦配額分配完畢,政府對于碳交易市場幾乎是不干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