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稱,相比過去250年,阿拉斯加朱諾冰原自2005年以后的冰流失速度加快。
這項研究發現,阿拉斯加朱諾冰原2015年至2019年面積縮小的速度是1979年至1990年間的5倍。論文作者提醒說,這一趨勢的持續可能會讓冰川退縮超出可能恢復的程度。
該論文介紹,已有研究表明,氣候驅動的冰川和冰原的冰流失會導致海平面上升,預計到2100年,阿拉斯加仍將是造成這一影響的最大地區。阿拉斯加冰川對氣候變化格外敏感,因為這里的冰川通常“頭重腳輕”(海拔越高面積越大),而且位于高原上。此外,這些因素使得阿拉斯加冰川更容易出現臨界行為,即超過某個臨界點會導致不可逆的衰退。要了解氣候變化對這些冰川的影響,需要阿拉斯加冰川變化的長期記錄。
在本項研究中,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英國紐卡斯爾大學Bethan Davies和合作者一起,利用歷史記錄、航拍照片、3D地形圖和衛星圖像重建了朱諾冰原在過去250年里的冰川行為。他們觀察到在1770年至1979年間,冰川體積以每年約0.65立方千米的速度穩定減少;在1970年至2010年間,加速到了每年約3立方千米,隨后在2010年至2020年間近乎翻倍,達到每年5.9立方千米;在2010年至2020年間冰川加速流失的同時,冰川變薄速度也比1979年至2000年間高1.9倍,冰原破碎程度加劇。
論文作者認為,冰原積累面積的減少正在造成一個正反饋循環,深色巖石等表面的暴露降低了陽光反射率,進一步造成了冰川退縮。
論文作者總結指出,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一種物理機制可能導致冰原走向不可逆的冰川退縮臨界點。這項加深對阿拉斯加冰川流失機制的理解,或有助于改善對近未來海平面上升的預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