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加快藍碳核算機制和
方法學研究,建立健全海洋
碳匯監測、核查、核證、評估技術體系,摸清藍碳資源底數。”“引導專項配套基金、企業和資本進入藍
碳交易及產業應用領域,激發
市場需求活力。”6月26日下午,寧波、廈門、
深圳、青島、大連五個計劃單列市的產權機構代表,齊聚寧波象山黃避岙鄉漁旅融合海上綜合平臺,聯合發布藍碳交易創新倡議,為起草《全國海洋碳匯交易標準》立項。
藍碳交易是資助和管理海洋、海岸帶生態系統,以減少二氧化
碳排放量的市場機制,在我國還屬于起步階段,也是一個新的領域。寧波擁有鹽沼、淤泥質光灘、貝藻類漁業碳匯等藍碳資源,發展藍碳經濟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將藍碳納入全國碳匯交易市場,可以進一步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提升藍碳交易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激發交易活力。”寧波產權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現場,一項藍碳生態產品核銷憑證完成交接,標志著全國首例通過購買
碳普惠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完成替代性修復。
本次藍碳交易創新交流活動采取“零碳會議”模式,現場還發布了象山縣滸苔
碳足跡研究成果、象山縣藍碳數字地圖,并為寧波產權交易中心——象山藍碳交易分中心與數智藍碳研究院揭牌。
“下一步我們將深度挖掘海洋資源潛力,引導和促進海洋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寧波乃至全國海洋經濟形成新的增長點,為全國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實踐經驗。”象山縣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