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定價
需要明確的一點是:為采取氣候變化應對行動,我們首先需要政府高層作出承諾,也需要制定宏偉的國家
減排目標。
主要經濟體如發出強烈的價格信號,會對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以及引導資金從碳密集型增長轉向低碳投資項目起到重要作用。
碳價可以通過
市場確定,也可以通過稅收加以體現。由于各國國情不同,因此不同定價工具適用的經濟部門也不同。但市場化機制可能有助于更高效、更快地實現大規模減排——在氣候
問題上,時間并不是我們的朋友。
規模更大且充滿流動性的全球市場也將會為我們必要的減排雄心提供支撐,因為市場可以降低減排成本,促進創新,為全球低碳技術投資調集資金。
一個好消息是,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省份和城市正在建立
碳減排和減排量交易機制。
支持國家或地方政府建立此類機制必須成為一項重點工作。不少國家打算參與某種程度的市場交易,一些國家已著手舉行正式的雙邊交易談判。采用共同方式和框架便于各國建立聯系。目前,各方都在努力分享經驗和想法。不過,鑒于各國會選擇符合其國情的適當方式,而且各市場的交易結果可能會存在一定差異,因此需要找出一種靈活方式。我們需要的方式應能適用于各國不同國情,而且能夠為現有和即將建立的國內和地區
碳市場之間高效地開展交易以及各類碳資產交易提供支撐。
隨著相關工作逐步鋪開,我們認為有必要就建立全球聯網的碳市場進行探討:該市場應具備有助于各類資產互換的價格和利率,設有用于減排資產換算和交易的儲備碳“貨幣”,提供建立全球性市場所需的服務以及制定建立該市場所需的制度。當然,環境完整性原則應用于指導這方面的各項工作。
全球聯網碳市場的可能要素包括:(1)獨立的碳資產評級體系。該體系可向市場和國內監管者提供相對風險和環境完整性方面的信息;(2)支持(如有必要)國內和地區碳儲備以幫助避免價格出現極端波動的國際碳儲備。該市場可擁有清算功能,可確定匯率,也可成為新資產的做市商。此外,該市場可建有跨境結算平臺,對各類碳資產的貿易量和持有量進行跟蹤。
有些人對還有任何形式的碳市場能夠正常運轉持懷疑態度。正在探索建立國內市場機制的國家的創新水平使我們樹立了信心。有證據表明,碳定價機制如靈活且契合國家
政策舉措特別是經濟發展重點,就可以發揮效用。
一方面,諸如歐盟
碳排放交易市場等現有主要碳市場上的價格勉強為繼;另一方面,各國紛紛出臺了許多新的碳定價方案。其中,很多方案中都包含了旨在控制價格極端波動的設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