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全國碳
市場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經過十多年發展,我國已經建成全球覆蓋排放量規模最大的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圍繞進一步加強全國
碳市場統一建設,促進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一、 充分認識碳市場制度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經濟意義和世界作用。以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為約束的碳市場制度,是一種旨在降低
減排成本、提高企業減排積極性的靈活市場制度。碳市場建設要放在全國溫室氣體和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實現《巴黎協定》確定的2攝氏度溫控目標框架下設計和建設,提高碳市場制度對“雙碳”目標和全球氣候治理的貢獻。
二、 構建以點源為責任主體、以配額為管理工具的重點行業碳排放總量控制體系。遵循“雙碳”工作總體部署,一體謀劃全國碳
排放權交易市場和碳排放雙控制度建設。加快擴大納入全國碳市場的行業及領域范圍,實現對
電力、
建材、
有色金屬、
鋼鐵、
航空、
石化、
化工等重點排放行業的全覆蓋,適時探索建筑、
交通領域碳排放權交易,推動形成覆蓋范圍更廣泛、交易品種更豐富、參與主體更多元的全國碳市場。緊密圍繞“雙碳”目標,分階段設定全國碳市場配額總量控制目標、行業總量控制目標與分配基準,設計
碳配額儲備調節機制,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作為落實碳排放“雙控”制度的有力抓手。
三、 構建以全國碳市場為核心的中國碳定價機制,推動形成合理有效碳價格。建議率先在鋼鐵、
水泥等行業推行碳排放配額有償分配,以拍賣為主要方式,逐步提高有償分配覆蓋的行業數量和有償比例,進一步激勵企業減排行動,增強市場流動性,促進市場價格發現。及時跟蹤評估碳市場價格走勢,研究設計碳價穩定機制,綜合利用價格漲跌幅限制機制、配額有償分配、配額儲備調節等
政策手段,避免配額供需失衡和碳價格劇烈波動。
四、 推動形成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主體、以國家自愿減排市場為補充的全社會全領域溫室氣體減排體系,顯著增強國際影響力。立足國情,鏈接國際,積極發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進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鏈接,參與和引領國際
碳交易機制構建,建立健全與國際互認的核算標準體系和碳定價體系,不斷增強我國碳定價話語權。進一步規范國家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對接國際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高質量發展趨勢和標準,重點加強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生態系統
碳匯、甲烷利用與消除、HFCs削減等領域的
方法學建設,將國家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打造成為激勵全社會自主自愿減排行動的主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