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18 01:15 來源: 和碳視角
一般說來,溫室氣體排放的計算有以下三種方法:1)利用儀器設備直接監測法;2)排放因子計算法;3)質量平衡法。目前,二氧化碳并不是我國的法定空氣污染物,并沒有要求對其進行監測,所以沒有企業使用儀器直接監測其溫室氣體排放。因此,化工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使用排放因子計算法(如燃料燃燒的排放、碳酸鹽使用的排放、硝酸和己二酸生產過程的N2O排放、凈購入的電力和熱力消費引起的CO2排放)和質量平衡法(如原材料消耗產生的排放)進行計算。
根據指南,化工生產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應等于燃料燃燒CO2排放加上工業生產過程CO2當量排放,減去企業回收且外供的CO2量,再加上企業凈購入的電力和熱力消費引起的CO2排放量。具體細分如下:
以硝酸生產企業為例,該企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如下:
1、燃料燃燒排放
2、工業生產過程排放
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匯總表
源類別 | 溫室氣體本身質量 (單位:噸) | CO2當量 (單位:噸CO2當量) |
化石燃料燃燒CO2排放 | 64,223.57 | 64,223.57 |
工業生產過程CO2排放 | 122,527.12 | 122,527.12 |
工業生產過程N2O排放 | 155.52 | 48,211.20 |
CO2回收利用量 | 14,825.50 | 14,825.50 |
企業凈購入的電力和熱力消費引起的CO2排放 | 40,859.10 | 40,859.10 |
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噸CO2當量) | 260,995 |
3編制溫室氣體排放報告
在完成了前面所有流程的基礎上,企業需要按照指南中報告模板的要求,將報告主體的基本信息、溫室氣體排放量、活動水平及其來源和排放因子及其來源都做出詳細的說明。
4質量控制及管理系統的建立
為了確保企業溫室氣體盤查的相關性、完整性、一致性、準確性和透明性,除了編制一份高質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報告,還需要結合企業實際建立一套質量控制及管理系統,包括:
建立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的規章制度,包括負責機構的人員、工作流程和內容、工作周期和時間節點等,指定專職人員負責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工作;
建立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源一覽表,分別選定合適的核算方法,形成文件并存檔;
建立健全的溫室氣體排放和能源消耗的臺賬記錄;
建立健全的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參數的監測計劃;
建立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內部審核制度;
建立文檔的管理規范,保存、維護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的文件和有關的數據資料。
附件:硝酸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計算數據
排放源及活動水平數據
排放源 類別 | 排放源 | 活動水平 | 數據 | 單位 | 數據來源 | 監測方法 |
燃料燃燒 | 煙煤 | 消耗量 | 33,000 | 噸 | 根據企業統計報表確定,作為鍋爐的燃料 | 入爐煤的皮帶稱連續監測,數據每天記錄,按月統計 |
低位發熱量 | 21.8 | GJ/噸 | 由月平均低位熱值加權平均計算得到,權重是煙煤月消耗量 | 每月至少進行一次,測定應遵循《GB/T 213 煤的發熱量測定方法》 | ||
工業生產過程 | 塊煤(屬于無煙煤) | 消耗量 | 43,000 | 噸 | 根據企業統計報表確定 | 皮帶稱連續監測,數據每天記錄,按月統計 |
低位發熱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