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越來越突出
從國內環境看,即使拋開國際壓力,中國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越來越突出,原有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經濟轉型需借低碳發展這一抓手取得突破。黨的“十八大”報告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已正式吹響了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推進低碳轉型的號角,低碳省市試點、碳排放交易試點正在有條不紊推進,低碳產品標準、標識和認證制度也在醞釀過程中,國內企業,特別是重點排放企業也將迎來低碳約束的時代。
未來,中國企業無論是進行海外投資、從事進出口貿易抑或單純開展國內業務,都將不可避免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碳排放法律、標準、
政策帶來的影響。企業只有重視這方面變化并做出相應調整,才能在未來
市場中保持或贏得競爭優勢,否則將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面對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企業應轉變發展理念,以加強
碳管理為契機,全面提升自身精細化管理水平。碳排放數據與企業生產投入與產出具有直接對應關系,準確掌握碳排放并制定合理
減排戰略過程本身就是對企業投入產出重新進行優化配置的一個過程。碳管理戰略可使企業更清晰了解所處政策與經營環境,理解碳約束為其帶來挑戰與機遇,幫助企業化解潛在風險、把握發展機遇、提升競爭實力、實現持續發展。這樣的工作越早開展實際上對企業越有利,開展得越主動越有利。
許多更重視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之所以較早開展這方面工作,從根本上也是他們比其他企業更具前瞻性,較早認識到進行碳管理對自身長遠發展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