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混凝土“吃”灰“吞”渣,碳排放量降三成

2024-6-3 14:25 來源: 南京日報 |作者: 張甜甜

  提起混凝土行業,人們聯想到的往往是震耳欲聾的轟鳴、漫天飛揚的塵土、龐大笨重的設備等。但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5月31日—6月2日期間舉行的2024中國混凝土展上卻是另一番景象。這里的混凝土,能“吃”二氧化碳,經過3D打印能蓋房造橋,上墻“秒干”撐起隧道“脊梁”……全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上下游全產業鏈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裝備集中亮相,新朋友、新伙伴紛至沓來。

  新技術開疆拓“土”

  雖然水泥在混凝土中占比很小,卻是混凝土組成材料中的碳排放“大戶”,要想減碳就要先減水泥。

  “雖然能用礦渣、粉煤灰、鋼渣、尾礦等工業廢料實現水泥的‘平替’,生產出低碳混凝土,但隨著用料比例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學性等性能也會受到影響。”在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展位上,各式各樣的混凝土外加劑擺滿了展覽櫥窗。蘇博特市場部主任李迎春指著其中的一款產品,分享了讓工業廢料化身建筑“肥料”的奧秘,“使用這種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劑,能讓混凝土高效‘吃’灰‘吞’渣,最高能減少混凝土中水泥50%的用量,使混凝土材料的碳排放量降低30%—50%,平均每年減少水泥用量約2000萬噸,減碳約1800萬噸?!?/div>

  碳排放“做減法”,功效要“做加法”。

  鐵路施工現場,隧道內,水滴自頂部滲透而下,形成根根分明的水柱。幾名工人穿著雨衣,熟練操作著設備,利用濕噴機將無堿粉狀速凝劑配制成的液體成品摻入噴射混凝土。不一會,混凝土開始凝固,滲水量逐漸減少……

  “1MPa(兆帕,壓強單位)相當于10公斤的力壓在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威力可以將鋼塊像面團一樣擠變形,但我們在混凝土上噴射這種速凝劑后,8小時其承受強度峰值就能達到10MPa以上。”江蘇奧萊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速凝劑產品事業部研發工程師陳本穩一邊向記者展示施工現場的視頻,一邊說,“在隧道施工時,能快速讓混凝土凝結,關鍵時刻隨時‘頂上’?!?/div>

  新應用破“土”而出

  如果你認為混凝土只能用來蓋房、鋪路、架橋,那你就錯了,它還可以是扮靚生活的藝術品。

  今年展會同期舉辦了中國建筑、景觀、藝術品博覽會,在這里,經過設計師奇妙創意,“平平無奇”的混凝土變成頗具美感的藝術品,用混凝土制作的花盆、桌椅、筆筒、裝飾畫,混凝土外殼的音箱等展品,讓觀眾愛不釋手。

  “客戶想把房子裝修成‘工業風’,所以我想來逛逛。”在此次展會上,南京室內設計師李女士收獲頗豐,她還專門留了一家制作清水混凝土裝飾板企業的聯系方式,“混凝土兼顧功能性和美感,早在古羅馬時期就被用來建造萬神廟的穹頂,尤其是現在比較流行的清水混凝土,它‘不施粉黛’的外觀保留了原始的灰色調,‘天然去雕飾’的表面、原始的材料,有一種簡約的美,很受崇尚‘斷舍離’的年輕人喜歡?!?/div>

  上海西岸龍美術館、聯想研發中心、烏鎮木心美術館……這些被譽為經典的建筑也都是混凝土建筑。甚至當你與著名的悉尼歌劇院隔水相望,你可能很難判斷出輕盈的“白帆”實際上是由預制混凝土組成的“殼”。

  “我們相信,混凝土制品不僅能在室外‘拔節生長’,也能入戶、上墻?!闭箷鬓k方、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會長吳文貴說,混凝土的外觀是別的材料無法實現的,而其本身具有的穩定性也是木材、鋼材等無法取代的,“混凝土不僅走進千行百業,還會走進千家萬戶。”

  新朋友沾“泥”帶“土”

  走在展館中,你不時能與講著不同語言的外國人擦肩而過——這樣一個“土”行業大會,為何有不少“洋面孔”?

  中國應用場景多,來自英國的采購團想來開辟市場;巴西企業代表團想與作為“基建狂魔”的中國企業進行技術合作;新加坡采購商則看中了中國的混凝土、水泥智能制造生產線;俄羅斯的采購團穿梭于多個展位前,“取經”先進技術……

  原材料“一碼”入場、混凝土生產智能化、AI攝像頭自主質檢、混凝土電子小票信息追溯……在現場,一家混凝土企業展示出工廠調度中心的工作場景。只見所有訂單、生產、質檢、物流等信息均集納在一塊大屏上,工作人員動動指尖就能管理整個生產基地。

  “過去行業內‘生產靠吼’‘檢測靠手’,現在完全變了樣!”該公司負責人說,通過接入工業互聯網平臺,可實現生產過程智能化控制,大幅提高運輸與泵送效率和產能利用率。他話音未落,一群來自巴西的采購商就圍了過來,請他介紹更多細節,方便他們了解情況,做好采購規劃。其中一位采購商,還細心地用手機拍攝了展板上的文字介紹。

  “要向新質生產力要發展動能?!敝袊炷僚c水泥制品協會秘書長高智說,“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以綠色低碳為著力點、以智能制造為抓手,抓住‘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機遇,是水泥與混凝土行業轉型發展的新方向?!?/div>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