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上海財經大學馬文杰:銀行機構在推動我國綠色信貸發展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2024-6-3 09:52 來源: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作者: 王敬博

  6月1日,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長馬文杰在“2024第十二屆SIIFC國際研討會”上深入分析了長三角地區銀行業在綠色金融方面的創新實踐、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戰略思考。

  “銀行機構在推動我國綠色信貸發展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馬文杰說,綠色信貸在我國的發展規模極為龐大。自2018年的8.2萬億元,至2023年已突破30萬億元,其增長速度極為迅猛。在債券市場,綠色債券的增長同樣迅速,其規模已位居全球之首。截至2023年末,貼標綠色債券的規模已達到1.88萬億元。

  具體到長三角地區銀行業,馬文杰表示,綠色金融成效顯著。例如,戰略規劃方面,93%的銀行已制定綠色金融戰略規劃,顯示出高度重視與執行力;組織架構方面,82%的銀行設有專門的綠色金融委員會或部門,85%制定了監督檢查及獎懲機制,確保綠色發展質量;綠色運營方面,84%的銀行采取至少一項綠色運營舉措;綠色數字金融方面,數字技術應用率已經達到100%;戰略管理方面,94%的銀行已開展綠色信貸業務。

  聚焦各地特色產業,馬文杰介紹,上海主要利用國際金融中心自身優勢,通過在滬外金融機構促進綠色金融國際合作,持續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和多元化、綜合化服務;江蘇省則立足地方產業特色,聚焦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如EOD項目、氣候投融資、生物多樣性貸款等;浙江省積極投身ESG評價、排污權抵押貸款等方面的創新;安徽省則更側重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和綠色金融在生態保護中的應用。

  馬文杰指出,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長三角地區銀行業在綠色金融領域仍面臨諸多挑戰。例如,綠色標準及監管口徑不統一、標準更新滯后且細化程度不足,信息披露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金融財政支持力度不夠,轉型金融目錄需要進一步細化等。

  為應對以上挑戰,馬文杰建議,一是健全綠色標準體系和統計方式,進一步推進碳賬戶的開發和使用,助力碳金融的發展。進一步提升碳交易市場流動性,激發金融機構開展碳金融的潛力。

  二是強化綠色信息披露機制。探索建立協調統一的綠色金融ESG信息披露標準,提升信息披露覆蓋范圍,助力提升全行業各領域ESG信息披露的規范性和強制性,嚴厲打擊“漂綠”行為,優化綠色投資生態。

  三是優化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機制。進一步健全綠色金融財政支持政策,綜合研究擴大綠色金融獎補規模、簡化綠色金融獎補規則、提升獎補政策行政審批效率。

  四是提升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及服務能級,努力提升綠色直接金融的比例。積極探索綠色金融創新,進一步豐富綠色金融產品。

  五是加強綠色金融區域協作和國際合作。在標準互認、市場共建、資源互享,服務協調等方面,加強國際高標準規范合作,持續推動長三角綠色金融發展一體化。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