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日內瓦兩天的談判和對話,原本只有38頁的全球氣候變化公約框架文件,也是2015年底巴黎氣候大會最終簽署文件的基礎版,篇幅可能增倍甚至是原來的三倍。“最終頁數可能達到100頁左右,或者超出”,聯合國氣候‘一姐’克利斯蒂安娜·菲格雷斯周二對媒體說到。
協議文本內容添加周二已經截止。聯合主持本次日內瓦商討的美國和阿爾及利亞官員稱正在努力讓這份‘超大版’文件精簡。菲格雷斯也談到“這份‘超大版’文件給下次在波恩舉行的第二次氣候商討帶來不小挑戰,然而一切都還在軌道上。四月和五月的部長級會議,以及德國的G7會議和土耳其的G20峰會是十二月巴黎氣候大會取得一致的關鍵”。同時,她認為,“成敗關鍵還是要有垂直的統一:從國家元首到部長級,到具體的氣候談判者,都要有清晰且一致的認知,最終才能達成共識”。
不斷‘膨脹’的文件
日內瓦會議觀察者們談到,周二各國代表們都爭先恐后往巴黎大會基本協議草稿上嵌入意見和建議。鼓勵
減排的
政策,促進氣候資金流的相關規則以及氣候變化適應戰略這三點建議得到更多人的擁護。“當然也有些國家在渾水摸魚,提出的立場現階段不可能通過,他們僅僅是創造些談判籌碼”,一位參會的氣候變化咨詢專家說到。
很多人對這份不斷‘膨脹’的文件有不同看法。部分人持比較消極的態度,認為官員們只在乎是否有這份協議的存在,里面包括什么內容、有多長都無關緊要。也有部分人認為協議的存在本身已經給了大家希望,意味著可以依據這份協議后續來逐漸完善。
但是,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的奧爾登認為這兩天的談判有積極的預示,但談判主要
問題仍沒解決,包括長久以來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減排責任和比例問題、氣候基金和技術轉讓等。這些問題需要各國元首、聯合國負責官員,以及法國秘魯相關官員共同參與,有了他們的積極配合,相信協議文字上和結構上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碳阻跡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