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價破百元顯示全國碳市場的建設成果,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2024-5-22 11:31 來源: 中國能源報 |作者: 林水靜

  全國碳市場日前傳來好消息。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披露的全國碳市場月報數據顯示,4月全國碳市場最高價為104元/噸,收盤價較上月最后一個交易日上漲13.61%。碳價的變化既受市場內配額供需關系、減排成本、政策制度調整的影響,也受市場外宏觀經濟發展狀況、能源價格、氣象等因素影響。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碳價破百元顯示了全國碳市場的建設成果,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 價格接近翻番

  今年以來,碳價持續上漲。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科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自2021年7月16日開市至今,全國碳市場碳價呈穩步上漲態勢。2022年,全國碳市場平均碳價為54.98元/噸,2023年漲至68.15元/噸,同比上漲23%,較第一個履約周期上漲59%。進入2024年以來,碳價持續走高。2024年前四個月的日均漲幅達到0.4%。“4月24日,配額收盤價達100.59元/噸,首次突破100元/噸大關。”

  這一突破意味著什么?王科表示,碳價突破100元/噸,基本相當于比全國碳市場開盤價翻了一番。這對中國碳市場來說是一個重要節點,“碳價的上漲一方面有利于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強氣候變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碳價的上漲為碳減排提供清晰的價格信號,企業樹立了‘排碳有成本,降碳有收益’的重要理念,碳成本已成為企業成本核算的重要一環。隨著碳價的上漲,為降低碳排放,減少購碳成本,企業可能會更傾向于投資綠色技術,實施減排措施。對于我國高質量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王科解釋。

  “第一個履約周期全國碳市場碳價與歐盟、英國等碳市場同期水平有一定差距,引發了關于中國碳市場有效性的探討。全國碳市場碳價的上漲,向國際社會傳遞出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和實際行動,有助于提升中國在國際氣候治理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推動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氣候治理體系。”王科說。

  ■ 增強市場預期

  碳價是碳市場的風向標,能夠及時反映市場中的配額供需關系。

  “當前距離本年度履約截止日仍有較長時間,在此階段碳價出現明顯上漲以及近一年碳價持續上漲的主因是全國碳市場建設進程加快,市場發展預期更加明朗。”王科表示,“全國碳市場已經歷了兩個履約周期,目前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23年下半年至今,多個重要文件陸續發布,各項政策機制逐步完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系統規范了ccer交易的總體框架和實施流程;《關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工作的通知》釋放了明確的擴行業信號,奠定了良好基礎;《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為全國碳市場運行管理提供明確法律依據,強化了配額清繳的法律責任。多項重要政策給市場建設提供了長期穩定的預期,也給市場參與者帶來很大的信心。”

  “與去年10月份大宗成交量居多的特征略有不同,近期的價格上漲主要是掛牌交易量比較活躍。”倫交所集團碳分析師宋雨彤也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今年2—4月,碳市場內企業方對配額的購買意向不斷增加。“前兩個履約期都存在配額過剩現象,第二個履約期已采取了下調基準線、預支2023配額的調整措施。今年,決定配額數量的基準線或將進一步下調。在配額繼續收緊的前提下,新CCER簽發情況又不及預期,碳價不斷推高。”

  “在免費配額進一步減少、碳價進一步上漲的預期下,企業為確保低成本完成履約,提前購買配額,導致市場配額短期供不應求,是碳價上漲的重要原因。”王科表示。

  業內有消息稱,配額結轉政策或將推出,全國碳市場履約周期或也將改一年一次。“事實上,業內都比較期待碳配額的履約周期可以由兩年一次變為一年一履約。這樣可以讓碳市場更加活躍,加上全國碳市場擴圍在即,市場的繁榮將吸引更多參與者加入,助力‘雙碳’目標實現。”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

  ■ 完善市場建設

  “從國際成熟的碳交易體系發展經驗來看,配額將逐步從相對總量向絕對總量過渡,配額的稀缺性將逐漸提高。目前中國碳價仍處于相對較低水平,長期來看,碳價仍有上漲趨勢。”王科認為,接下來,為保障碳價的健康有序發展,還應完善碳市場與能源市場、電力市場的銜接,形成有效的價格傳導機制,降低企業購買配額的成本負擔。同時引入配額拍賣機制,完善一級市場建設,明確拍賣形式、拍賣規則、準入規則等要點,同步建立拍賣所得基金,最大限度地用于激勵減排技術創新。“此外,還應建立市場穩定儲備機制,增加市場配額調節池,通過調整一定時期內的市場配額供需,平抑碳價過快上漲。并強化能力建設,通過宣傳教育、培訓等方式,提高市場參與者對碳市場的認識和了解,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市場交易,減少配額‘惜售’現象。”

  宋雨彤還指出,如果后續成功出臺配額結轉相關政策或將有助于釋放一部分此前惜售的配額,而CCER將于2025年退出全國碳市場,也會在今年少量增加碳市場供給,近期賣家或將出售一部分配額以換取利潤。后續,隨著《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新規的正式實施以及第三履約周期的配額預分配啟動,市場將繼續放量,配額價格漲勢或將放緩甚至部分回調。“未來還應按照目前生態環境部的工作安排,盡快引入其他排放密集型行業,增加市場交易主體,并嘗試引入配額有償分配機制,讓市場更加活躍,形成更加有組織、規范化的市場,提升價格發現功能。”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