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北京、天津和石家莊三個城市已經陸續發布城市大氣顆粒物源解析報告,霧霾的來源中,區域傳輸、燃煤、機動車排放、工業生產過程排放和揚塵是五個主要原因,其中區域傳輸來的PM2.5的來源也不外乎燃煤、機動車、工業生產過程和揚塵等。從三地發布的大氣顆粒物源解析報告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區的霧霾成因具有共性。
北京全年PM2.5來源中區域傳輸貢獻約占28-36%,本地污染排放貢獻占64-72%,特殊重污染過程中,區域傳輸貢獻可達50%以上。在本地污染貢獻中,機動車、燃煤、工業生產、揚塵為主要來源,分別占31.1%、22.4%、18.1%和14.3%,餐飲、汽車修理、畜禽養殖、建筑涂裝等其他排放約占PM2.5的14.1%。
天津市環境空氣中,PM2.5 (細顆粒物)來源中本地排放占66%-78%,區域傳輸占22%-34%。在本地污染貢獻中,揚塵、燃煤、機動車、工業生產為主要來源,分別占30%,27%、20%、17%,餐飲、汽車修理、畜禽養殖、建筑涂裝及海鹽粒子等其它排放對PM2.5的貢獻約為6%。
石家莊市PM2.5的23%至30%來自區域污染傳輸,70%至77%來自本地污染。在本地來源中,燃煤(28.5%)、工業生產(25.2%)、揚塵(22.5%)、機動車(15.0%)成主因,其它生物質燃燒、餐飲、農業等占比8.8%。
碳
市場在促進二氧化碳
減排的同時也能減少PM2.5的產生。二氧化碳與PM2.5的許多成分的排放源相同,根據北京、天津和石家莊三個城市對PM2.5源解析的報告,燃煤和機動車是最重要的來源,而燃煤和機動車也是二氧化
碳排放的重要來源,因此
碳交易市場通過激勵燃煤替代、機動車的燃料替代等技術應用,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時也減少了PM2.5的來源。
碳交易市場通過抵消機制促進
碳匯林建設,增加城市植被對PM2.5的過濾;同時碳交易市場也促進了垃圾處理等固廢處理投資,減少了PM2.5各類前體物的排放。另外清潔能源的大力發展也會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減少燃煤和機動車排放的PM2.5。
除了技術協同,碳交易對霧霾治理的市場邏輯也成立。碳交易市場將氣候、環境、生態等傳統市場的外部因素納入市場流通體系,從而矯正了能源的價格形成機制,使化石能源資源價格回歸到真實價格,同時提高了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競爭力,從而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和高耗能行業結構調整,只要給
碳市場足夠的時間,碳市場這一作用更加明顯。
最后,做一個情景假設分析來說明碳市場對霧霾治理的效果。按照美國在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的承諾,美國計劃于2025年實現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26%-28%的全經濟范圍減排目標并將努力減排28%,假如中國也提出類似的承諾并實行碳交易制度確保這一目標順利實現,那么中國將在2030年達到比2005年更好的大氣質量,眾所周知,2005年中國沒有霧霾,那么2030年前將徹底消除霧霾,這就是碳市場的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