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豐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辛樹人近日在第三屆中國氣候投融資國際研討會上表示,應對氣候變化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金融機構是氣候投融資的重要參與者。
辛樹人表示,金融機構是氣候資金的重要供給方。金融機構不僅直接提供氣候資金,還通過其獨特的金融杠桿作用,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流向氣候應對領域。金融機構還是氣候投融資創新的重要實踐者。金融機構利用自身對金融
市場的了解,加快綠色信貸產品創新,開展與政府部門、國際機構等的合作,加大氣候投融資支持。氣候投融資也成為金融機構新的業務增長點。從資金需求看,氣候資金缺口巨大。從
政策機遇看,頂層設計推動金融支持氣候投融資。
據辛樹人介紹,近年來,恒豐銀行將綠色金融作為全行長期戰略,全面推進綠色金融工作。聚焦重點領域貸款投放,推出了光伏貸、風電貸、
節能減排貸等系列定制化金融產品,2023年全行綠色信貸增幅超36%,助力國家“雙碳”戰略的實施。在綠色金融領域不斷嘗試創新,成功落地多個“首單”項目,牽頭發起全國銀行業首個
碳中和行動倡議,落地全國首單綠色“碳中和”債權融資計劃、首單“綠色+鄉村振興”雙貼標債權融資計劃等多項創新產品,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
辛樹人表示,金融機構應大力開展氣候投融資,書寫好綠色金融大文章。首先要聚焦實體經濟,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積極探索
碳金融和轉型金融創新型業務,為低碳科技創新和企業氣候友好轉型提供高質量金融支持。其次要聚焦數綠融合,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納入經營理念和發展戰略,擴大
碳排放、碳賬戶等大數據的應用場景,推動數字技術與綠色技術的“融合互動”。第三要聚焦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提升服務質效。一方面主動對接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探索金融機制、模式和產品創新,對入庫項目提供優質的精準金融服務;另一方面構建穩定的政策環境、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開放的氣候投融資市場,以便促進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