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山西太原氣候投融資試點合作機制初步建立

2024-5-6 14:00 來源: 中國經濟網 |作者: 李贏 盧英英 高崗栓

自2022年8月成功獲批成為國家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以來,山西省太原市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已漸入佳境,全市試點建設合作機制初步建立,常態化、高效率的政金企對接機制正在加速形成,金融“活水”正在滋養“綠水青山”,綠色動能加速釋放。

對癥施策 建立健全氣候投融資支撐體系

發展氣候投融資,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舉措,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太原市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和重工業基地,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高碳特征突出,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正處于產業轉型關鍵期、生態治理攻堅期、韌性城市提升期,對氣候投融資的需求更為迫切。”太原理工大學環境學院研究員、山西科城能源環境創新研究院理事長袁進介紹。

作為首批試點城市,太原立足能源重工業城市綠色低碳發展和實現“雙碳”目標的要求,在重點考慮氣候效應、社會影響、投資規模等因素的基礎上,于2022年7月成功舉辦第一次氣候投融資產融對接會,初步建立了氣候投融資項目庫,共篩選出125個氣候投融資項目,總投資3980億元。

據了解,項目庫包含推進調整產業結構降碳、優化能源結構去碳、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等六大工程,涵蓋低碳工業、清潔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生態系統碳匯等七大行業,致力于打造氣候投融資模式“太原樣板”。

2023年3月,太原市氣候投融資金融服務基地正式揭牌,此舉標志著氣候投融資邁入實質性的操作階段。在持續完善氣候投融資項目庫和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的基礎上,太原市關于氣候投融資探索與創新穩步推進,遍地開花。

氣候友好型金融產品和服務在不斷創新。2023年4月第二次氣候投融資產融對接會上,太原市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碳金融”的方式,正式上線首個碳普惠平臺——“龍城碳惠”小程序,構建公民碳減排“可記錄、可衡量、有收益、被認同”機制,積極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加入全民減排行動,助力太原市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

全面深化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共識不斷加強。2023年9月舉辦的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氣候投融資論壇上,建立了山西中部城市群氣候投融資聯盟,旨在“一盤棋”謀發展,“一股勁”推動項目落地,“一條心”聚合力,為氣候投融資發展提供一份創新樣本。

此外,太原還組建了一支由專家學者構成的氣候投融資專家委員會,為氣候投融資相關戰略規劃、重要政策制定、重大問題研究、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專業咨詢,指導完善政策、標準體系。

創新舉措 金融賦能氣候投融資活力加速釋放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高效的投融資手段。錢從哪里來、怎樣使用好?如何提高金融的“活水”效應?

立足省會城市優勢,太原市召開產需對接會、產融對接會、項目推介會等活動,全市各金融機構源源不斷推介優質項目,推出“可持續發展掛鉤+”系列產品、開發具有山西特色的保險產品、持續推進綠色金融工具應用、創新基金產品、建立“雙碳”業務平臺……使得金融賦能氣候投融資的活力動能得到加速釋放。

截至2023年9月,郵儲銀行山西省分行向7家省屬國企累計發放49億元可持續掛鉤融資;推動開通碳核算賬戶92戶,以省屬煤企為目標,累計投放綠色貸款25億元。

中國人壽財險山西省分公司于2023年1月-5月通過環境污染責任險,為46家生產企業提供風險保障1.54億元;為335家能源企業、5.3萬臺新能源汽車、8178輛新能源出租車分別提供105.81億元、411億元、70億元的風險保障。

興業銀行聚焦傳統化石能源、新能源、煤電基礎設施三大板塊,截至目前,提供資金支持132.44億元,其中,氣候變化減緩類93億元,氣候變化類30.37億元。

據了解,太原市與山西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行達成戰略合作,未來五年,兩家金融機構將分別向太原市生態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領域提供不低于100億元的意向性綜合金融服務支持。

在財政資金支持方面,太原市財政局安排10億元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和5億元新動能發展資金支持企業轉型,20億元科技創新資金支持科技創新發展,10億元資金支持人才發展,全面推動綠色轉型;同時,創新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例如,采用PPP模式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據測算,工程完工后,太原市每年可節省煤炭約40萬噸。

“除傳統的銀行貸款,金融機構還應探索多元化的融資途徑,如政策性金融產品、知識產權融資、投貸聯動等,讓各類企業在政策引導與市場機制下獲得更為全面的金融支持。”中節能創新研究中心孫磊主任提到,金融機構的創新動作還在持續。

向綠而行 企業低碳項目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雙碳”目標下,綠色低碳轉型正成為一門“必修課”。在太原市,政府部門聯合重點企業、金融機構,統籌工業、能源、生態建設等關鍵領域,先后累計篩選可再生能源、光伏發電、低碳制造、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項目納入氣候投融資項目庫,聚焦綠色基礎設施降碳項目、優化能源結構去碳項目、優化能源結構去碳項目等,形成低碳項目集聚效應。

太原市某大型焦化企業焦爐煤氣制LNG及液氨項目脫硫脫硝處理后的焦爐煙道氣排放指標達到《關于推進實施鋼鐵企業超低排放的意見》中超低排放限值,符合焦化行業先進脫硫脫硝技術及副產物的資源化技術等相關標準,但因資金有限轉型困難,浦發銀行太原分行深入了解后,為這一項目批準固定資產貸款6億元。

同時,通過與山西環境能源交易中心合作,太原城南某熱電聯產項目提供8000萬元融資支持,并將企業與貸款利率直接掛鉤,引導企業在約定期內達到碳減排目標值,對貸款利率進行階梯式下調,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在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實踐中,太原市多個亮點項目令人耳目一新。如武宿機場三期改擴建是全國民航領域首個“零碳機場”項目,同時,也是綠色基礎設施降碳項目中的一個典型案例,總投資18.37億元。其中,75%建設資金來源于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主權貸款。建成后,每年可減少碳排放量11.8萬噸,項目盈余綠電可作為社會電力對外供應,年減碳量達4722噸。

厚生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作為綜改區招商引資、產業轉型升級的代表性項目,同時也是山西省重點工程項目。2023年1月,興業銀行太原分行作為牽頭行與系統內興業銀行南京分行共同組建銀團,為項目批復18億元10年期項目貸款,當年5月31日,首筆項目貸款3.32億元發放,截至目前,興業銀行累計為這個項目投放6.89億元。

太原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閆文斌表示,下一步,太原市將持續把開展氣候投融資作為助推太原綠色低碳轉型的有力抓手,通過搭建氣候投融資合作平臺,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低碳領域集聚,不斷推動各大金融機構完善平臺,拓寬產融對接通道,實現項目申報、對接、融資、落地的跟蹤管理,切實發揮“降碳”的引領和倒逼作用,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