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簡稱“金管局”)3日發表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助業界在發展綠色及可持續金融時作出有根據的決定,并促進綠色資金的融通。
據介紹,金管局2023年5月就框架的原型發布討論文件咨詢業界。目前,該目錄涵蓋發電、
交通運輸、建筑、污水與廢物的處理4個行業下的12項經濟活動。
金管局稱,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亦與共通綠色分類目錄(Common Ground Taxonomy,簡稱CGT)、內地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及歐盟的《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接軌,將成為一套重要工具,提升業界對綠色金融的認識、加強對綠色經濟活動的共識、促進綠色資金的融通,以及為進一步應用提供基礎。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的發表是香港可持續金融領域一項重要里程碑,通過提供一套可持續金融的共同語言及框架,金管局為
市場參與者配備了一項重要的工具,以助他們作出明智的決策,推動有效的跨地域投資,并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當天發表網志稱,各國在《巴黎協定》下承諾采取措施減少
碳排放,控制全球平均氣溫。隨著越來越多資金投放于應對氣候變化,業界及投資者也更加關注其資金是否用得其所,因此開始探討應用綠色分類目錄,對其資金投放的項目進行評估。
此外,金管局當天就2024至2025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延長“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公布詳情。財政預算案建議延長資助計劃至2027年,并擴大資助范圍至轉型債券及貸款,以進一步鼓勵區內相關行業利用香港的轉型融資平臺逐步減碳。
經咨詢業界后,金管局更新了資助計劃的指引,2024年5月10日起生效。余偉文表示,這展示香港致力支持區內轉型活動及融資,以加強應對氣候挑戰的力度。(完)